盗版岩与酒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18|回复: 53

为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8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jane 于 2014-9-17 17:56 编辑

我一看到“盗版岩与酒”版标边上的“爱”字就忍不住要流泪。

为什么,在风已经虚弱到那个样子,没有人想到做个锚点把他拴起来?

为什么,在2007年,喜男没有拴在锚点上,因为要小便,一脚踏空滑坠身亡之后,没有人吸取教训,还不把自己拴起来?

为什么,三个人没有跟着王大一起下撤,而是选择继续向上?

我每一次都要问我自己,我有没有准备好?我有没有虚心的态度向他人学习,向山低头?我有没有能力保障我本人和队友的安全?我有没有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虚弱、愤怒、自负和恐惧?我有没有勇气承担责任,在我做错事情之后向队友道歉?

这些是写给所有活着的climbers看的(包括我自己),写给一些climbers背后的赞助商看的,写给喜欢看攀登故事的沙发们看的。大家睁大眼睛看看,阳朔能爬5.13但是连最基本的户外常识都不知道就去山里,负责吗?最近赞助商把运动员拉到海外去爬,爬点不痛不痒的运动攀,抱石路线,然后在网上吹牛说是去Yosemite搞了传统攀,像话吗?在沙木尼因为天气不好,没有爬欧洲三大壁,回来就暗示欧洲三大壁也没有啥了不起的,好笑吗?在Alex Honnold能够free solo的难度把自己搞得死去活来,还把自己描成“英雄”,是给谁看呢?

那些赞助商的国内分公司,这么做宣传,负责吗?他们的海外总部不干这类十三点、二百五的事,为什么到了国内就瞎来,为什么不引导他们的运动员学点好样呢?能不能赞助他们去Yosemite实实在在地整几个大墙,使得赞助的运动员的手能够爬上千米花岗岩之后还能操作器材?

有没有开线者想过,那些在run out上凿的贴心的手点,在缝边打的bolt,白河那些为了方便大家每一段上下的“贴心”的固定锚点,使得你无法积累在野岩壁上所需要的操作经验?
发表于 2014-9-18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在这事故中, 我亦感觉整个队伍好像没有人在山野安全方面作任何准备, 风总参与的白河基金看来作了很多好事, 但好像在推动安全方面有些事情是没有着眼的, 而在这次事故中好像连救生毯都没带, 结果在处理失温问题上束手无策, 更不要说外国所谓 Ten Essentials. 可不可以考虑把白河基金更名为伍鹏白河基金, 用上极少部份资源作些安全推广工作?

在这次登峰过程中, 风总的手如此伤还要登顶, 我推测这可能是他心中的封刀之作, 但可惜未能成功回家见家人. 原因是一般来说, 人到中年, 有了自己的家, 钱包有了全家福照片后, 会更重视及真惜自己的生命, 再不是干死士的材料了. 而且我相信风总自己都会感觉到, 随着年龄的增大, 10年或者5年后未必有足够体力再攀这他至爱的山峰了. 当然我不可能有机会问他来证实我的想法.

在试翻查完有关预期生存时间的数据后, 我希望有机会在装备版与mh 兄讨教点救生毯及垃圾袋这些处理失温器材, 一方而增进自己的常识, 而同时可以抛砖引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看报告,处于崩塌冲刷槽,根本就没有做锚点的地方,绳子在高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今天你不出声,明天就没有人为你出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看报告,处于崩塌冲刷槽,根本就没有做锚点的地方,绳子在高处......
sther 发表于 2014-9-18 01:12


我的本意是展开一个宏观的,关于登山安全概念和登山态度的讨论。但是如果您一定要讨论细节,这里是回答:

1. 从照片上看,至少5处可以做保护点。而且,您根本不需要绳子来做保护点。
2. 退一万步,他们还带有电钻可以很方便地打洞装上挂片做保护。
3. 如果第一第二点都不知道,那么这位山友没有足够的经验来保证自己和队友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我的本意是展开一个宏观的,关于登山安全概念和登山态度的讨论。但是如果您一定要讨论细节,这里是回答: ...
jane 发表于 2014-9-18 10:32



    嗯,我只看文字,想象他们处在一个沙坑和乱石堆里,没地方做锚点。无意也无经验技术来讨论技术,随手打字插了话,随意了,jane阿姨请忽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回复 6# sther

他们这些有能力爬大岩壁的专业级运动员, 真的不用绳子的, 因为带着大量扁带, 扁带的用处很多, 包括可改作成整套胸式安全带作紧急使用. 有兴趣这项目的最好先找本登山圣经看看, 你在这里看学不了这些入门级的东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每次事故都是一个小错误接着一个小错误,最后导致事情无法收拾。就像那个寓言,一匹战马掉了个马掌一样。我个人也经历过户外穿越时同伴出事,事故最后导致他两年卧床,再也不能户外,而幸运的是他的命保住了。我自己也曾经历过命在一线,侥幸生还的时刻。在一个又一个小错误出现时,自己如果没有警惕心,很容易就忽略过去将错就错。风总在当时的局中,很可能自己是注意不到错误的严重性的。队友在这个时候同样忽略了他的情况,这是无法预料,但是可以避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那些赞助商的国内分公司,这么做宣传,负责吗?他们的海外总部不干这类十三点、二百五的事”

国内大环境如此,与光同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攀爬能力强,爬的时间长,并不代表具有良好的攀登素养。更何况能力不强,时间不长的呢?但培养了良好的攀登素养,就算能力不高,时间不长,成长的过程也会顺畅。
攀登素养这种东西既有攀登社区生长的土壤问题,也有个人习惯问题,但总的来说是个系统工程。攀登启蒙-攀登知识传播-攀登理念灌输-攀登资料库建立-攀登能力的强化,大概是这么个步骤吧。
这次有支日本队和我们一块在色尔登普西壁攀登,某天我撤下来在ABC休息,看到两位日本攀登者刚完成一天的攀登在路线上下撤,5级地形下攀都是各顾各,到了需要双绳下降陡峭的地方,一人打钻,一人理绳。前一个降到地面,后一个下来后抽绳,前一个就默契的收前半段绳子,后一个抽完绳整理后半段绳子的时候,前一个就把装备打包。整个过程没有说话,步骤契合,效率极高。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既是能力的体现,攀登素养也真是高,日本攀登者近年在攀登领域的全方位爆发不只是有经济实力的问题,只能证明人家的攀登系统工程比较完善了,开始开花结果了。
还是那句话,我们还是初学者,还处于初级阶段,处于记吃不记打的孩童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jane的疑问和痛心我感同身受。作为风多年的朋友和搭档,我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臭味相投的哥们,也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的伙伴,更是一起在中国稀薄的空气中坚守信仰的战友。

对于这次山难发生前24小时内的一切,我倾向于认为是完全失控的状况。没有经历过高海拔坏天气的人可能难以想象这种失控意味着什么,在这种状况下,一切都已经不是人的能力技术经验所能够左右的了。但是为什么会进入这种失控的状态,如何避免进入这种失控状态,我觉得是我们应该反复思索和探讨的。

但,我想,极限运动其实就是在追求无限接近但不跨越失控线的控制感吧。在这个层面,国内整体水平真是差的太远了。

我也会专门写一下我对婆缪山难的事故分析。但在这之前,我要向风、赵四、箩筐以及所有风的亲友道歉:作为参与者之一,我确实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座山峰、气候,没有能够随时掌控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状态、能力、配合度和各自的目标,没能为这次攀登做出更为合理的计划和决策,对不起。

至于各种赞助商和他们的市场行为,这不在我的了解范围内,我也不认为和这次攀登有任何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感谢你们能够抛开个人的东西,坦诚的讨论这次攀登,这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活在这个绿灯过马路都会被左转车撞死的国家里。。。我总结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Stargazing 于 2014-9-18 23:38 编辑

回复 1# jane

胡说几句我的感想(声明一下,我有尚可的trad/alpine/big wall经验,但我从没上过这个高度,所以很多想法可能也有偏颇):

   风没有拴在锚点上 - 在风状态这么差的情况下,我个人觉得不大应该。看那个平台的照片,最少找个大石头用编带绕一下做个anchor应该还是有的。但我一定程度理解。当时估计三个人都在崩溃边缘,疲于自保,一切都比较混乱失控,平台也比较大,可能实在没有多余精力了。

   三个人没有跟着王大一起下撤 - 那时可能还早,大家状态还好。我觉得一个问题是在不确定当天能返回的情况下,不背包不带基本的生存装备。特别风后来羽绒服和冲锋衣没带,不是很理解。(当然,穿了羽绒服而不是棉衣(synthetic)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国内赞助商 - 社会风气整体如此吧。商业操作也会急功近利点。在国内也很难真实了解其他地方的情况。攀岩毕竟是个亚文化。而且还有很大的peer pressure。比如别人都这么搞一种操作的话,即使是不安全的操作,也会变得理所当然(例如,rappel任何情况下都没有backu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谈何容易!
很多时候,身在其中,很难看到问题。你没有办法改变大环境,但是可以力所能及地给自己创造学习、提高的条件。

上次我专门跑到supertopo上去批评缝边打钉,不是和杨同学或者赞助商中国分公司的头有梁子,而是想通过这个批评/讨论使得大家都参与进来,共同进步,一起提高认识。

所以我要在这里接着说,继续问为什么。
这次是点名批评严冬冬,我很遗憾他活着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指出他的错误。他曾经有一个关于在有裂缝的冰川上是不是应该结绳的讨论,他觉得不应该结绳。他最后死于掉到冰缝里。我当初看了他的文章,大惊,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大部分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布满裂缝的冰川上都是会选择结组。为什么不尊重多数人50多年的智慧和经验,而是自己拽拽地得一个不要结组的论断?为什么冬冬在爬WI3拍到地上ground fall了之后,竟然还是无所谓的态度?边上一群无脑粉,都是点赞的、吹捧的,为什么我没有跳出来对他说,你这种态度,如果不改早晚是要爬死的?

冬冬那种傲慢的态度,那种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轻视,扪心检讨一下,我有没有?你有没有?

我有这个危险的态度,要不要改?还是爬到死给你看,我死了之后让你们点赞、唏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9 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15# jane

关于结绳的讨论有链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9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wei 于 2014-9-18 22:03 编辑
攀爬能力强,爬的时间长,并不代表具有良好的攀登素养。更何况能力不强,时间不长的呢?但培养了良好的攀登素养,就算能力不高,时间不长,成长的过程也会顺畅。
攀登素养这种东西既有攀登社区生长的土壤问题,也有个人习惯问题,但总的来说是个系统工程。攀登启蒙-攀登知识传播-攀登理念灌输-攀登资料库建立-攀登能力的强化,大概是这么个步骤吧。
还是那句话,我们还是初学者,还处于初级阶段,处于记吃不记打的孩童阶段。

全面的思考,准确的表述,理性的立场。
也补充一下个人的看法:
1)我所了解的攀登相对是很个人的一项活动, 只影响的自己和身边的人和大自然(虽然我们希望尽量少得改变它).  在现在这个人本社会, 大家基本同意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和追求过程中愿意承受多少风险是私人的一件事情. 除了本人和他/她身边的人,别的人可以在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基础上有自己的观点。或许感慨,或许质疑,或许理解,或许被激励,或许都有一些...  我个人愿意在形成观点之前反复告诫自己一点: 虽然受到环境和自身的制约,但当事人(们)总是在每一时刻尽最大努力做着他(们)能看到的最好选择。
2) 虽然选择风险的权利是个人的,但如王二所说,帮助大家提高对风险的评估和规避水平确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听来远大,但只要是工程就是可以建设的。 当今社会信息这么发达,如果大家都静下心来,多学,多实践,我们可以把它做好,这也是我愿意到来这里讨论的主要原因。
3) 在做这个系统工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别的国家比我们从事这个活动更长时间,能力更强的攀登者的知识,经验和观点。如果虚心吸收,会加快大家的提高步伐。但吸收的同时,我们也要一样有批判精神。我关注supertopo差不多十年了,这个论坛上有不少资深的攀登者,鲜明的观点,详尽的历史记述,可以说这个论坛是代表了北美老一辈的攀登者的精神。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但历史故事读得越多,我越意识到传奇的人物也曾经很菜,很无知。他们都很勇敢,但他们不是一出现就是传奇,而是在多爬中成長起來的。同时,虽然supertopo的精神是我推崇的,但那里不代表攀登精神的全部, supertopo里人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界各地年轻人在写着新的历史,我们要写自己的历史。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化讲究少说多干,这正是攀登所需要的特质。我相信虽然伍鹏走了,后来人会写出中国攀登更精彩的新篇章。

好久没有码这么多字了,伍鹏,算是为你写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9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回复 15# jane

我从04年认识冬冬,一起爬过两年山,我不认为他傲慢。我认为你说的很多东西比较主观,比如ground fall之后还不当回事。请问你对严冬冬的了解除了网上还有什么渠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回复 18# parker9

我2009年在西藏认识他,之后一直有通信和电话。我可以看出来2009年的他和2012年不一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9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17# wei
谢谢wei,谢谢你的的理智、包容和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CookieMania 于 2014-9-19 11:00 编辑

回复 18# parker9

每个人对另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感和印象, 而一个人在不同的岁月都会有不同的行为及决定, 概然扯到冬冬身上, 我就谈谈我的印像: 我不像jane和你般认识冬冬, 也没看过该讨论, 但翻看了豌豆贴的10至12年聊天记录3次后, 我认為他当时的心态很有死士精神, 对他来说豋山重于一切, 甚至生命! 他早已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风险评估, 知道他的玩法迟早会出事, 但他这人心肠极好, 他不想自己的行为影响队友及家人, 所以坚持不要有女朋友, 不喜欢冰川结组, 危险的事由他单干, 由他自己享受内心刺激及快感, 因为冰川结组如果队友制动能力不够强, 结果是一串掉下去. 所以即使当时jane 提出异议, 到后来行动上冬冬都不会接受的. 只是可能减少一点对冬粉的坏影响.

当然豌豆作为他可能最谈得来的朋友, 可能又有另一套看法.

http://bbs.rockbeer.org/viewthre ... &extra=page%3D1

在这里其实最主要的是要探讨这种不同于传统安全守则的行为是不是值得鼓吹.

其实上面提到的刘喜男不拴在锚点上到岩边小便亦很值得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豌豆 于 2014-9-19 08:43 编辑

回复 21# CookieMania

汗,本来一直在看这个帖子,看到楼上写的,我还是得发下言。主要想说明下我其实和冬冬也不算很熟悉,他和他的攀登搭档、清华同学等等其他朋友的关系肯定比跟我好太多太多,从他们的悼念文章里也能看出。只是我爱登山,关注攀登者,又爱胡思乱想,经常有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想起来就问,而冬冬人又好,只有要时间就会耐心回答我的问题。攀登作为高危运动,惊险刺激令人着迷,但痴迷它、投入它都有很大风险,更何况冬冬是全身心的投入。我想知道他对于自己的攀登生涯是怎样规划的,因为那会影响他未来的攀登成就,所以问了他各种问题。

关于他思想的变化,我也是有一点体会的。在他出事前不久,发过一次微博,大意是现在的状态非常理想,非常自由,各方面都很顺利,言语间略显轻飘。我给他留言,太自由了不是好事。可能我那时候就有一点点不太好的预感。冬冬的傲气一直都隐藏得很深,他的品行让他永远不可能大吹大擂,但比起刚毕业时的苦闷、压抑与不得志,确实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但是结组的事我不大同意,在冰川行进、为避免落入冰裂缝应该结组,我认为这是常识、惯例,被普遍认可的。不管是自负于自己的能力嫌结组影响速度,还是不愿意拖累别人,这样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不记得当时冬冬的文章是怎么写的,现在不去仔细翻博客了。但是我总以为在实际地形,climber会根据情况做出是否结组的判断,灵活掌握。可惜最后冬冬的判断和选择出现了错误,导致了致命的结果。

我记得冬冬在博客里写过一件事,一次在四川单独一人去爬一座小山,本打算当日回来,因为路线不熟悉,回来得太晚,天已经黑了,他又没带头灯,险些出事。当时心下略惊,因为我有个最基本的概念,认为只要出门爬山必应携带头灯,不管是北京周边一日活动还是多日扎营,这是基本的配置,不知何故他会犯这样的小错。而这次风和朋友也出现了对失温的不了解和应对失当,以及对多日在大山里,对自己身体承受能力的错误判断。我想到的是他们平日多是攀岩,大部分坐车到岩壁下就开始爬,很少连日在山里生活。一般的山区徒步活动在这里是被瞧不起的。可是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攀登者了解山,了解自己的身体在野外状态下的极限,是不是应该引起攀登者的重视。关于失温,因为夏子在灵山的事故,在绿野org详细讨论过多次,所以我这次在这里看到的关于失温的谈论,基本不觉得新鲜。

我没有攀登经验不懂攀登技术,哪里说得不合适,大家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0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22# 豌豆

一提起夏子, 老旧的回忆马上浮现脑海, 在严肃的话题下都要跟您聊两句, 我当时在 INFO 跟 ORG 都有账号, 但在ORG 我从来都极少发言, 在INFO多点, 因为我有段时间在那里借镜一些人的小五台冬季经验, 成了习惯, 当夏子在INFO出事后几小时内我已经知道并加入了事故分析的讨论, 并站在失温论这一阵营上. (当时INFO基于商业考虑是千方百计想把夏子说成是心脏病什么的). 夏子的灵山事故给我相当深的印象:  她是快快乐乐的第一次踏上当时北京可能是时尚的灵山登山游, 结果走到倒下来直接给送进停尸间的. 记忆所及, 灵山其后应该有另一个事故令一人手部永久伤残, 多人受伤, 而同样发生在INFO. 当时有感部份人忧患意识相当差, 自救能力薄弱, 可说到了要是车晚上在灵山的路上抛锚, 人也活不到天亮的程度, 我当时还就此作了点低调的自救装备推广, 救生毯肯定给提过, 其他忘了, 反正自我感觉能在地府判官手上有加分就算了.

在这里又再一次参与事故分析的讨论, 虽说是驾轻就熟, 但心中实在不好受.

扯回冬冬: 按你所说他是那种受过人白眼的, 他会极力与他人保持距离, 而且不轻易开罪人家, 不会容易有知心朋友, 特别是他的清华同学, 说不定就是他的同学给他白眼看. 他应该是感受到你的坦诚, 把你列为知心朋友, 才会回答你这种好奇但具解剖性的问题. 根据您同jane姊姊同时对他的印象, 他可能在09年左右受过点冲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0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陶瓷虾 于 2014-9-20 06:04 编辑
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谈何容易!
很多时候,身在其中,很难看到问题。你没有办法改变大环境,但是可以力所能 ...
jane 发表于 2014-9-19 01:30


我记得玉龙滑坠后,二叔说运气总有用光的一天,攀冰事故后二叔回了一句:怎么又出事了,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风总出事对我的震动远远超过冬冬。冬冬那样的风格,出事真的是迟早的事情。他们来沙木尼那次,我后来和冬冬网上聊过,我感觉他对大乔拉斯北壁的不屑确实发自心底而不是天气不好的借口。在他心里,只有那些无人探索的大山才是真正的挑战,三大北壁这样爬了很多次的经典路线对他并没有太多吸引力。我还是比较赞同孙斌爬Eiger时的感受,重复这些经典路线是对前人经历最好的学习。回过头看,如果冬冬没有那么快搞定幺妹,有更多时间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积累,让生命延续更长则会有更大的攀登成就。相对于欧洲和北美,中国的攀登圈可能缺乏促进学习成长的氛围,或者说浓度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0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树叉儿 于 2014-9-19 23:35 编辑

To 豌豆

伍鹏,王大,赵4,都不是只坐车到岩壁下攀岩的家伙,箩筐我不太熟悉。
他们都有中高低不同海拔数日连续负重的徒步和攀登的经验,而且不是一次。
伍鹏不仅没有瞧不起徒步,而且他很喜欢徒步的感觉。
对于低温,他们也不是一点不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CookieMania 于 2014-9-20 11:47 编辑

我很想了解他们出发前如果准备这次行程, 他们10年前就是因为天气要放弃登顶, 而这10年间应该不只一次再到过同一地区, 不是从来就未见过川西大山那种变化无常的天气, 而失温这回事即使如果未感受过, 在当年夏子事件的广泛传播下, 生活在北京的, 应该总会都有点印象及准备, 但现在的表象却是一连串不能想象会发生在户外精英运动员身上的低级错误. 希望后续报告中有提及他们是如何准备各类装备及对天气的看法及其应对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关于傲慢的问题与Jane同学商榷:

是不是问题讨论的边界应该截止到技术操作本身, “傲慢的态度” 这种话题是不是已经是一个远超越客观层面而且是非常主观的判断了. 任何攀登技术,操作, 预案等等客观事实的东西基本是可重复且有着佐证可反复讨论的话题.  即使是剧本里的哈姆雷特在一千个观众的眼里也是完全不同的, 不同的人眼里对冬冬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映象。所谓“傲慢的态度”每个人的理解边界相差太大了,这种话题讨论有意义吗?而且在逝者身后讨论我亦以为是不合适的.

但这并不是说这种主观层面的事情就无所作为了, 这种事情必须必须必须在你看到的当下及时当头棒喝而非事后诸葛。 “我很遗憾他活着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指出他的错误”是最大的遗憾, 以你对他的相知和攀登经验,就算和冬冬撕破脸大吵一架, 未必不会对他有所震撼,可能后来的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活者的人们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做该做的事情是最大的遗憾。一生的遗憾 …

说句实话,人都死了两年了, 还批评个啥。事后诸葛亮有个蛋用。当初该当着面破口大骂的时候你们都干吗去了?面子就那么重要?救人一命胜造几级浮屠你们懂不懂? WI3 ground fall没人骂他, 公然讨论冰川不结组没人骂他, 上山Solo不带头灯没人骂他? 伍鹏都说出“这时候撤就白活了”这种疯话了还尼玛没人破口大骂他滚下来? 最后两个pitch都尼玛在雨雪交加里爬了快五个小时没人破口大骂? 都干吗去了?。。。兄弟是这么当的吗?

他就那么静静的蜷着,趴在雪里,一动不动呆了六天才等到白河的亲人, 看的人尼玛眼泪哗哗的。我根本不觉得他当时就走了, 他一直在等,直到看到白河亲人的那一刻,听到亲人的话语, 他的魂魄才真正离去。

风, 没在你的身边是我此生的憾事, 我认同灰灰说的 “幻想着那一刻我就在那里,我愿意扑过去抓住你”

2014年啊, 什么世道啊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回复 27# airfox


    完全赞同!讨论得有个度,傲慢的态度,对自身生命的轻蔑这种话说出来有没有走过脑子。冬冬虽然出过几次事故,但是哪次他不是把事故的详细报告贴出来,并分析原因。冬冬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在山里的做法都是考虑过的,并且他完全明白并接受可能的后果。你可以不赞同他的做法和态度,但你没法否认他的成绩和对中国登山的贡献。看看现在国内的攀登,还不都是闭门造车,那些爬大岩壁的,这个所谓大岩壁版上的,又有几个人真正耐心的从前人的线路开始慢慢学习,有几个在yosemite这种世界级的攀岩训练地,认真的爬过(我当然知道签证和travel会比较麻烦)。我就是一个weekend climber,周末在yosemite爬些传统享受攀登,我不否定冬冬的态度和行为太过冒险,但我也不会拿我的态度和观点judge他的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wei 于 2014-9-20 22:52 编辑

我觉得Yosemite确实是世界级的攀登训练场所之一,他的特点是海拔低,气候好,石头干净,线路选择多,可长可短,并有很多成熟线路.还有垂直救援方面顶尖的YOSAR支持。 对于普通水平的攀登者是个安全方便的训练花岗岩自由(free)或是器戒(aid)攀登和垂直地形露营和物流管理(vertical camping&logistic)技能的场所。 近年来一些顶尖攀登者也利用这个场所把大岩壁自由攀登和速度攀登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但Yosemite代表的这些只是一个全面攀登者所需要的技能的一部分,比如当气候环境相当,但岩石变成砂岩,那就适合在美国西南部大量的沙漠高塔(southewest desert tower, zion, indian creek, etc)练习,如果岩石变成云母岩,那也许在意大利多乐美地(dolomites & other limestone alps) 这样的地方练习更有效果。 这还只是纯岩石技能,如果结合冰雪,海拔和不稳定的气候,那沙木尼(chamonix)也许是最好的训练场所. 我举的例子都是相对开发,有大量成熟线路的地方.有条件的攀登者一般会利用这些地方来训练打好基础之后再去挑战更难的环境,比如更高的海拔或是更坏天气的地方(trango tower, patagonia, etc.),

说了这些好地方,我最想指出的是: 世界上很多高水平的攀登者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条件去最适合学习某一样技能的地方练习。 但并不妨碍他们在周边的地区开发出自己的训练场所。 而有时这种从无到有摸索的过程的锻炼效果往往会更好。 当然,我指的摸索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了解世界潮流的基础上的。 我们在白河,在郭亮,在云南,在四川(我相信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就在做着这样的事情,这才是中国攀登发展的根基。 正因为这样,我绝不会用有没有去Yosemite或是沙木尼爬过经典线路来评价一个攀登者, 我更愿综合地看这个攀登者的历程,攀爬线路的数量和质量,有没有有思考有创见的开发地区和线路. 虽说散布很广,但中国有适合攀登的多样化地形和气候. 一个投入的攀登者完全可以不离开中国就建设出不输于世界的攀登简历.

前面说的是好话,现在要说两点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
1. "我指的摸索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了解世界潮流的基础上的", 没错,并不是只有去Yosemite才能爬好大岩壁,并不是只有去沙木尼才能爬好阿式攀登, 但是至少应该对前人在那里积累的经验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算"不闭门造车" 吧, 历史的原因,我们跟西方很多攀登发达的地区交流少,但近年有更多的攀登者走出去,不管是商业还是个人,都是好事。 也许商业的宣传多了点,有的地方过了点,但方向上这是促进交流的好事,我带头鼓掌。你可以说某次商业活动去哪里爬得不够,但也许那次活动会激励攀登者再去爬更多的线路。 你可以说网上盲目点赞肤浅,但也许点赞的人被激励,走出来,爬了,就一点都不肤浅了。 我们该多鼓励走出去的行为。
2. 中国的干净的低海拔大岩壁资源并不丰富,有的地方还总被圈起来搞开发。 现在大家集中开发的攀登区域集中在川藏边缘,海拔不低,气候多变,岩石不稳定。 从白河郭亮到这样的地方跨度是很大的。 我除了和你们在这个论坛偶尔聊聊技术性问题,并不真正了解大家的能力, 但从常识判断,也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训练来适应这个跨度的。 如果是,可以在攀登计划上更加保守一些, 一条线路,也许没有到顶,但如果攀爬内容丰富,又方便下撤,也不失为很好的训练目标。 不过,这点上,我只能提出建议,没有评价的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向大家介绍一下,parker9就是周律同学,去年10月两位爬了El Cap Nose路线的大陆男生之一。除了Nose, 他还爬过Mt. Rainier的Liberty Ridge和Mt. Whitney 等北美50经典路线。此人胆大心细,攀爬能力和体力都非常出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CookieMania 于 2014-9-21 11:31 编辑

我跟风总和jane都是朋友, 但不是深交, (jane姊姊: 我在这里如此直说, 请见谅!) jane姊姊跟风总, 冬冬他们的交情一定比我深, 但是不是可以像灰灰, 王大那样跟风总称兄道弟呢? 我不打算问她. 我相信jane 认识这里墓碑版块上最少绝大部人, 而且可能都是深交!  jane姊姊作为一个性情中人, 看着老朋友一个一个倒下去, 一定会感触的. 再者表面上风总, 冬冬, 刘喜男的事故中都有一个共通点: 全都是有表象与安全守则背道而驰, 要提出深层次思考, 相当合理. 为什么刘喜男在岩边小便会掉下来? 就是没有把自己拴在锚点上. 按安全守则, 在这样的大岩壁上活动, 不论任何时候, 包括吃的, 睡的, 拉的时候都要拄在锚点上, 而且是多于一个锚点上. 这是常识, 要拉的时侯, 要睡的时候, 日常用的全安带碍事, 整个爬大岩壁圈子里没人懂得一条扁带加一个锁扣就可扣着自己的上身, 然后可以一边小便一边看风景, 而睡的时候可以睡得更安心的吗??? 再者是不是不到岩边小便, 就一定要尿在自己睡的地方? 沒有其他方法嗎? 答案是有的, 但在风总事故的后续报告没有全部出来前, 我不打算谈这个细节. 爬大岩壁而没有这些安全技术的, 绝对称不上高手. 冬冬的事故现在分析起来是个特例, 我尊重他玩命的决定, 也讃赏他不拉着队友送死的行径, 他作得不太好的地方可能就是公开鼓吹不结组的言论. 不想公开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大可轻轻带过. 至于要对事前不公开劝阻, 还有像我这样摊出一副事后孔子的样子的行為提出疑问的, 还请先三思. 我可以说就结组问题, 谁跟冬冬公开吵到做不成朋友应该是没用的. 头灯问题则是一个可能是中低级徒步爱好者有没有信心指正一个接近国际级精英运动员的问题, 答案大家應該心中有数. 在风总事故上, 如果我是王大般的当时在现场, 可能想到的有效勸阻說話, 可能亦只有一句: “这样干小心回不了家抱川歌玩”, 但在现场能否保持这样冷静是另一回事.


.                       ** 前车可鉴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讨论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觉得艰难。放下情绪,冷静理智地思考和陈述,虽难,但不得不做。

冬冬曾在中国顶级大学最好的院系之一深造,从鞍山的高考状元到多门挂科,不得已转为专科毕业,这其中的心路历程,我已无从知晓。他告诉我,有很多个日子,他宁可靠在岩壁下晒太阳,也不愿意去上课,我就没有再多问。一个年轻聪明优秀的男孩子,他出现了什么样的内心挣扎,估计简短的语言已无法总结。这跟他未来走上攀登道路可能也有关系,但我不想再去深究。我是一次偶然发现冬冬的履历里时间表有问题,就去问他。他很自然很坦然地跟我说了上面的事情。他没有刻意隐瞒,也没有刻意跟人说起过这个小小的……瑕疵。可不可以说是一个瑕疵。这大概多少能够解释冬冬2009年之前的不得志吧。

还有我曾经以为冬冬找到了翻译的事情做为挣钱的主要手段,是多么值得骄傲,因为有那么多文字可以流传。但是当我仔细去了解这个行业的时候,才知道靠翻译吃饭、尤其是没什么名气的时候,是性价比多么低、多么伤身体的一个事情。千字50块钱,每年翻译上百万字才够勉强维持生活(拿我作为对比,如果连续每天翻译3000字的中文,我几乎没法顾及吃饭睡觉外的其它事情),根本就不是脑力工作,是体力工作,一个精通英文的人的体力工作。黑白颠倒、饮食不规律、绞尽脑汁咬文嚼字、无书可翻、被迫接自己不喜欢的书、出版社拖沓的薪酬,还有太多太多,要是在这之外还要顾及攀登呢,会是怎样。在他如苦行僧般苦苦挣扎、勉强能看到一点点光之前,他吃了多少苦忍受了多少白眼,那不是你我能想象的。

今天在这里说冬冬的一些不那么‘光彩’的事情,正是出于我内心的尊重。他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父母赤手空拳,一个人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留下了值得载入中国攀登史的成就、留下了那么多本书。虽然只有28年的生命,但他永远在我内心最尊重的人里占据一个位置。

转换一个话题。曾经有一位也在这个论坛出没的老岩友对我说过“我从心里不大看得起北京周边徒步的活动”,当然这位朋友也已经不再攀登,但那之后我也不大愿意提及徒步穿越的事情了。我不否认热爱攀登的人一定也是热爱户外、热爱自然的,但是否从走进山野的各项活动里得到了足够于自己挑战阿式攀登、挑战大岩壁的能力,则很难说。欧美有成熟的高山向导课程,在中国也有登协的向导课程、有凯乐石正在推广的课程。爱山的自由人士也许不愿意那样刻意地、死板地去证明自己的攀登能力,而有工作的人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上正规的培训课程,更何况就算所有的考试都通过了,就说明已经拥有了挑战一座大型山峰的能力吗?谁也不敢说。那么当一个climber着手准备去挑战心中的神圣目标时,他如何判断自己准备好了。没有一个人出发的时候不是期盼着凯旋而归的,那么在跟山的较量中是如何权衡自己的力量和山的力量的?所有的攀登成功都蕴含着目标的挑战性未达到人的极限,失败则是目标需要的能力超过了挑战者的极限。为什么该后退的时候,没有后退,而是冒死在前进直到跨过自己的极限,为什么?

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磨练是必须的,熟悉器械操作是必须的,磕线磕难度是必须的,到山里熟悉大山熟悉天气熟悉路线也是必须的,向上是必须的,撤退也是必须的。有一条线,你必须无限地去靠近那条线,必须毫不懈怠地努力,却又绝对不能跨过那条线。所以,所有活下来的climber,都是深谙此道之人。

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么多。没有一万小时,就成不了专家。成不了专家,就没法挑战那种难度的山。很多人,用生命换来的,也就是这样的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陶瓷虾 于 2014-9-21 19:45 编辑

我记得一句话,人永远无法站在自己的极限之上。换言之,谁都不知道自己那条线在哪里。极限登山是试图去触摸自身极限的一件事,说白了就是一件脑袋挂裤腰带上,刀尖舔血的勾当。回顾历史上一系列载入史册的殿堂级攀登,哪个不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Doug Scott冲顶珠峰的时候已经快天黑了,在8700米左右的雪洞过夜,甚至,他没穿羽绒,靠不断挖雪洞取暖。
这就是冬冬为完成的那本翻译《登山进阶》全书的一个核心思想,风险管理。登山的成就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风险的接受程度。德国的Ralf,就是那个无氧14座的奥地利女性的老公,今年年初计划solo南迦冬攀,我就知道他肯定没戏,年纪大了,这些年他对风险的接受能力极低,果然还没开爬就因为几处serac风险放弃了。Denis,Simone的G2冬攀也是差点被雪崩活埋了。论经验,他们几个对雪崩风险的评估能力绝对不低,也知道有很大的雪崩风险。但没有这样敢于拿命博一把的心态,也没有最后的成功。
登山是对装备,体能,技术和心理的综合考验,获取难度依次递增。在高水平的极限攀登上,考验的就是这种心理因素,对风险的预判和抉择。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对冬冬最大的遗憾就是他对风险承受心理设得太高,高得有些不值得。就像冰川结组,单人的事故率可能是80%,而结组但是会把同伴一起拽下去的几率降到了20%。如果是我,我宁可承受20%被拉下去的风险,也无法承受80%失去同伴的风险。当然,具体情况上,周鹏李爽更能理解冬冬的想法。
说起风险,现代登山其实并不提倡承受高风险。这次在沙木尼和金冰镐主席Christian Trommsdorff喝了一杯。我问他,如果没有Ueli Steck的solo,Yannick和Stephane会不会拿金冰镐。他说挺难的,Stephane下撤时候手指冻伤截肢。登山倡导的是平安回家,而不是失去身体的一部分甚至生命。我们所以不会把这样的攀登作为榜样授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回复 32# 豌豆

向导课程主要不是教怎么爬,不具备若干TD+,ED的攀登经历,想参加向导课程都没戏。向导课程主要是学习如何带客户爬,强调的是攀登安全。在一个有完善的向导培训制度的地区,相对而言,这样的攀登安全意识也可以更好的得到传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34# 陶瓷虾


我也觉得我拿向导课程来类比,并不合适。只是想量化一下攀登的水平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很遗憾登山没有假如,只能通过最后的结果来判定climber最初的判断和选择是否合适。每个人进山的时候都想活着回来,每个人都不必要承受高出生命的风险,任何的成就都不值得拿生命去交换。我不想讨论可承受的风险,我想说的还是判断力:用学到的所有技术、用人生所有的经验,在决定上还是下的那一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些八千米攀登者的成就与行为,已经超出了我的思考范围。我只泛泛地读过和翻译过他们的故事,没有研究过八千米攀登者的内心,所以我不知道他们对风险的把握,和对目标的设定上有什么具体的思考。Moro和Dennis在G2冬攀遇到雪崩时,鬼使神差地留在了雪崩残留物的表面,绝对是near miss,真正的死里逃生。随行的美国摄影师理查德被两人从雪堆里拉出来的时候,当即崩溃到嚎啕大哭。这情况是任何天气预报、防范措施、警惕意识之外的东西,怎么掌握和面对这种风险,我想是另外的问题了,超过了现在我能讨论的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我发言的初衷是抛砖引玉,多谢各位非常有见地的发言,尤其要赞搭档Parker9和山友airfox 直率的发对意见。

这里引用虾总的话:
“说起风险,现代登山其实并不提倡承受高风险。这次在沙木尼和金冰镐主席Christian Trommsdorff喝了一杯。我问他,如果没有Ueli Steck的solo,Yannick和Stephane会不会拿金冰镐。他说挺难的,Stephane下撤时候手指冻伤截肢。登山倡导的是平安回家,而不是失去身体的一部分甚至生命。我们所以不会把这样的攀登作为榜样授奖。”

陶瓷虾总结得精辟,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攀登活动的风险管理”。

1)攀登活动的风险管理能力需不需要提高?
2)如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3)去国外某个地区有针对性地爬经典的路线是不是提高自己综合攀登水平/风险管理能力的捷径?

别人我不清楚,但是和Moro和Dennis在G2冬攀的美国人理查德 (Cory Richard)我认识,2007年2月我跟着他在加拿大洛基山里爬了2天(在加拿大,我碰到许多高人,这些高人还不介意和我这样的一起玩)。他那年还不到25岁,却已经有十多年的climbing 经验。他小时候在犹他州长大,因为受父亲影响很小就开始技术攀登。到加拿大之前他已经在南美爬了些有趣的alpine路线。我跟着他爬的时候他脚崴了,但是还能随便free solo wi4。他对线路的观察让我很佩服,特别记得他教我如果要solo雪山,可以考虑晚上行动(三年之后我照他说的做了)。理查德很爱聊天,是个文青,可以看出来他的心很高,但他绝对不认为为了攀登值得去死。正是因为受到这么一帮榜样的正面影响,我成了一个谨慎的climber, 也许有时候太谨小慎微,也还是觉得不越界的为好。

从我个人的经历体会到,去某个经典地区爬,不只是爬那些经典线路,而是每次都碰到高人。跟着高人爬,近朱者赤。而且那些高人们也常去那些经典地区泡泡然后再去搞大的,所以有条件的话出去走走是有好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从对攀登本身的认知说起,我认同攀登的层级理论:装备、技术、经验、意识。按照顺序是由外而内,由繁到简,不断深化的自我认知,用攀登来进行的自我认知。装备包括衣食住行的物资器材,也包括气候环境;是外在的。技术包括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体能;是内在的。我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装备和技术上,这是攀登的基础平台,也是攀登的基本功。经验就是合理的运用技术和装备的能力,主要在实践中积累,目标就是把技术和装备融会贯通。意识,是攀登的哲学,是对攀登本质的理解,是攀登的态度,是对攀登和生活的理解(即攀登的定位,我个人的定位是先生存、再生活而后攀登),可以理解为攀登的三观,决定了你的想象力、判断力、执行力、控制力等等,选搭档通常在这个层面。

风,冬冬,喜男出事的根源都在意识层面。风这一次是攀登的态度出了问题,事前准备不够认真和严肃,没有认真准备装备和技术(我自己也有这样的倾向,事前的准备越来越不认真,随意性在增加;现实中多数人容易受到生活压力的干扰),这一基础平台不牢靠,攀登物资、天气、高海拔适应、体能训练、攀爬计划都不充分;事中判断力以及控制力都出了问题,缺乏有效决策机制,该做的,没做到,不该做的,忍不住。风的经验我认为是够的,有十多年攀登经历、低温露营实验、高海拔长周期无后援徒步、数次高海拔Alpine攀登。对攀登在生活中的定位也是恰当的,这方面可能是冬冬和喜男出事的深层次原因。

说到风险管理,构思着搞一个执行表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张表,主要针对上述四个层面。例如事前,意识层面检查攀登的目的和动机,设定攀登的目标和底线等等;经验层面,审视自己过去的攀登和这次攀登的差异等等;技术和装备层面的准备需要更加的详细和具体。通过事前的检查,可以帮助调整心态,督促自己更好的准备。事中可以增加执行力,事后可以用来总结提高。

从王茁到伍鹏,都是身边亲密的搭档,我的状态还是有不小的改变。王茁出事后,一年多,我对攀登都没什么兴致,不知道该怎么去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不知道该怎么释放自己。这一次,我变得积极多了,面对事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攀登就像伍鹏在的时候那样。

上面大家讨论提到的很多事情,试想可以用白河基金的平台做点事,比如建立学习与交流机制,把国内外走过的道路,已有的知识体系,方式方法介绍给大家。

深感多年来都在闭门造车,真诚的邀请在外的朋友们一如既往多多关照门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层级理论很精辟!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具体管理的想法很严谨,虽然听上去好似"死板",但确是逻辑的结论。 我下次也要试一试,希望能够避免“该做的,没做到,不该做的,忍不住。” 每次表即使不是真的写下来,心里检查一遍也很有意义。

支持务实的态度和有建设性的观点。 最后两句话的境界让人钦佩。

欧洲我不了解,在美国像我这样懂一些攀登又愿意到这里来参与建设中国攀登社区的人太少了。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能和大家共鸣的一般是读书出国的第一代移民。 说的不好听,等立了足,攀登能力上升的黄金期已经过了。 这个年龄段三观正的攀登者重心都是家庭和事业,又有多少人能有达到有水平来教人”造车“的境界?

我只能说,愿意把自己发现一些别的地方”造车的零件“,或是”图纸“,提供给你们在实践”造车“的中坚力量。 只求不要笑我滥竽充数,好为人师就行了。

说了这些虚的,来点实际的
我觉得开展攀登者的自救训练就一个值得推广的”小零件“。我曾上过一个2天的攀登者的自救(climber self rescue)课程, 内容没有超出这本书(http://www.amazon.com/Climbing-S ... neers/dp/089886772X),只是编排的更紧凑。
这个课程虽然时间不长,但我觉得受益匪浅。 同时也发现身边攀登的朋友有不少人对很多操作并不熟悉,甚至不了解,让我很怀疑攀登中出现险情的处理能力。 不知道国内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 如果是,也许可以通过熟悉的人来普及这些知识。 也许这是一件白河基金能够做也值得做的事情。 有空我可以把当时上课的提纲找出来扫描一份贴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38# wei

wei推薦的這本self rescue很好,作者Andy Tyson和Molly Loomis是夫妻,是Dave(我老公)和我的好朋友。兩人之前也常在NOLS任職,他們兩人、Dave (Anderson)、以及加拿大的Sarah Hueniken 2006年一起組隊來中國格聶山區攀登,首登兩座山峰。

其實我今年夏天出的《傳統攀登》的第八章和第九章就是專門在講self rescue。基本上就是北美self rescue的架構。

不過我覺得Tyson和Loomis的書最有價值還是在約30個真實的案例討論,以及最前端有個判斷流程圖。我在第九章的結語寫著

「雖然技巧並不複雜,但是在真實的救援情況發生時才練習這兩章所描述的技巧,絕不是最好時機。請務必在平常時候就多作練習,可以先從平面作模擬練習,再添加非人的施力因子(如重物、重包等),最後再移動到垂直的環境上練習。

此外許多救援狀況並不會那麼單純地只需要實做一種技巧,舉個例子來說,假設先鋒受傷了,在往上往下的抉擇中決定往上,但是不夠繩子把先鋒放回自己所在的固定點。那麼救援過程可能是這樣的:首先必須「確保脫出」,然後「固定繩上升」到先鋒處,架設固定點,重複「雙人同繩垂降」直到回到地面為止。使用真實的意外案例來討論可能的救援情形,是相當好的練習。我推薦由我的好友Andy Tyson和Molly Loomis撰寫的《Climbing Self-Rescue: Improvising Solutions for Serious Situations》,裡頭詳細討論了將近30個真實的救援案例。

最後建議讀者閱讀山難事件簿,或是攀登雜誌上的意外分析專欄。我在美國戶外領導學校NOLS任教時,北美山難事件簿是我們要求學生常看的課外讀物,不光只是閱讀攀登意外發生的過程,還要討論預防該意外的可能,以及規劃出救援的計畫。攀岩者安全的第一線在攀岩者的頭腦,成功救援的第一線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另外,Andy Tyson個人對於來中國教學很有興趣,有問過我幾次。但是因為我也不是很確定中國這邊的情形,所以後來就不了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40# littlepo

这个事情倒是蛮适合众筹的,大家分一分翻译的任务,然后看看能不能把书搞出来。谁来牵头组织?还有谁愿意一起做?不嫌弃的话,我也可以搞一些不那么技术细节的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CookieMania 于 2014-9-23 15:59 编辑

这种事情可以一步步从小都大, 从简到繁, 先由 CHECKLIST 之类做起, 总结出一张实用的CHECKLIST其实不简单, 懂Self-Rescue 跟 Rescue 很好, 但从源头做起, 不用实施这类行动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CookieMania 于 2014-9-23 15:59 编辑

===================
顺手用word把#39楼转换成简体了.
===================

wei推荐的这本self rescue很好,作者Andy Tyson和Molly Loomis是夫妻,是Dave(我老公)和我的好朋友。两人之前也常在NOLS任职,他们两人、Dave (Anderson)、以及加拿大的Sarah Hueniken 2006年一起组队来中国格聂山区攀登,首登两座山峰。

其实我今年夏天出的《传统攀登》的第八章和第九章就是专门在讲self rescue。基本上就是北美self rescue的架构。

不过我觉得Tyson和Loomis的书最有价值还是在约30个真实的案例讨论,以及最前端有个判断流程图。我在第九章的结语写着

「虽然技巧并不复杂,但是在真实的救援情况发生时才练习这两章所描述的技巧,绝不是最好时机。请务必在平常时候就多作练习,可以先从平面作模拟练习,再添加非人的施力因子(如重物、重包等),最后再移动到垂直的环境上练习。

此外许多救援状况并不会那么单纯地只需要实做一种技巧,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先锋受伤了,在往上往下的抉择中决定往上,但是不够绳子把先锋放回自己所在的固 定点。那么救援过程可能是这样的:首先必须「确保脱出」,然后「固定绳上升」到先锋处,架设固定点,重复「双人同绳垂降」直到回到地面为止。使用真实的意 外案例来讨论可能的救援情形,是相当好的练习。我推荐由我的好友Andy Tyson和Molly Loomis撰写的《Climbing Self-Rescue: Improvising Solutions for Serious Situations》,里头详细讨论了将近30个真实的救援案例。

最后建议读者阅读山难事件簿,或是攀登杂志上的意外分析专栏。我在美国户外领导学校NOLS任教时,北美山难事件簿是我们要求学生常看的课外读物,不光只 是阅读攀登意外发生的过程,还要讨论预防该意外的可能,以及规划出救援的计划。攀岩者安全的第一线在攀岩者的头脑,成功救援的第一线也是。
」.

===================
顺手用word把#39楼转换成简体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41# 豌豆


    翻译学习这书在极度体验那会就有人张罗过,最后不了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3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37# 小河
我这里有一些风险管理的表格工具,何老师可以参考一下。内容主要来自新西兰和美国户外风险管理。
周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中文的现成资料都有,没有必要再花重复的精力来翻译吧。小 Po 自己在NOLS执教多年,近年来阿式登山也有几个可圈可点的FA,  而且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这样的人集前人之经验、花心血和十年经历写的中文书,拿来学习是个捷径。

说到学习救援,其实到要救援是太晚了。传统攀登、阿式登山其实是一个漫长的枯燥的过程,必须花功夫和时间去学习。小Po说了看事故报告是个好习惯。我就是这么做的。2004年我第一次爬Rainier之前,花了2周时间把所有我能找到的关于那个山的攀登事故报告都读了,有的不止读了一遍。  

国内的山友了解国外的登山情况很多是通过网上资料,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那些最会做秀的运动员也许最吸引眼球,但是他们的一些做法是不值得效仿的。比如王茁他们很崇拜斯洛文尼亚的胡马,觉得胡马特别牛。但是胡马太冒险,攀登圈中的精英们都对他那种攀爬风格很不屑。上个冰季西门吹水先锋脱落,他说了他模仿tim Emmett那种在冰上蹦来甩去的爬法。那个在视频上加了音乐的确像好莱坞电影那样很好看。但是第一他爬的是很结实的冰川冰,第二这种爬法是Will Gadd专门说过的不好的爬法。  Will Gadd 作为公众人物,我很赞赏他每个冰季都出来号召大家安全攀登。但是他这样婆婆妈妈的说教,可能在国内的山友就没有注意到。所以我特别来向大家传一下我从will gadd那里学到的。

有一年他讲安全问题。他说在加拿大攀冰,冬天平均无风情况下-17度 ,你根本不能受伤到不能行动。他说,你受伤了如果动不了了,-17度气温,你坐在那里不动的话只能活3个小时。你的搭档跑到外面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叫救援,然后即使直升机马上来,2-3小时是正常的最快反应。所以你不能受伤。没有工具,把你抬出去需要16个人替换,所以也不可能。你不能玩到受伤不能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w2 于 2014-9-24 05:17 编辑

关于风险管理,05年起马欣祥博士在他主导的中登协培训部高山培训中就引入了。到现在快10年了。
教你是一回事,看不看得上学是另一回事,学了用不用是第三件事了。
攀登者首先必须具备责任感,微观里说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队友负责。
其次明确目标后,要养成做计划的习惯。有了计划便有流程,攀登日程,装备,食品,通讯,交通,成员构成,风险管理,保险,生理与心理的提前准备,这些不都应该在计划流程内吗?
攀登者还应该有意识的积累经验,多去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攀登者交流,攀爬不同层次的成熟路线是最快的捷径。理解不同地区的攀登文化也有助于个人攀登伦理的完善。
最后攀登者得具备攀登能力,综合来说:体能,极限攀爬能力,高山地理知识与高山病预防(要去混高海拔的),装备使用,基础救援技术都包含在里边。而具备这种能力应该是习惯,而不是攀登前两三个月的临阵磨枪。
在爱与快感面前,我选前者。懂的就懂了,不懂的永不会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王二、小河、周鹏都是很有天份,悟性极高的climbers,  若是能常常和大家分享心得体会,有利于提高整个攀登群体的水平。我本人很喜欢读王二写的东西,短短的一段话值得细细品好几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Jane问“为什么”。我想了好些天也没想好从哪开始说。我看国内的问题是,大部分登山者的确是不知道如何按一个高效安全的操作体系实践。他们没有什么机会通过直接经验把安全攀登理念和准则烙印在脑子。国内已经在技术登山中对岩石、冰、雪都有系统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一共就几个,要是想和他们平时一起爬,那不知排队到哪里。其实普通人有和他们搭档学习的机会,就是培训班。培训班不是万能的,经常觉得不如自己撒欢酷。但在没有大批有经验的攀登者出现前,培训班很顶用。很多人错误地觉得报班太花时间太贵,他们想不到自己水平没提高,有多少钱和时间浪费在失败攀登的行程上,更不用说如果出了本可避免的问题,医药费是报培训班的多少倍,况且后果可能不是用钱和时间能弥补的。

我先说说我是站在什么位置看技术、安全问题的。我是在国外学的技术攀登,那时去攀岩馆的人很少,大都爬传统路线,我攀岩的目的从来就是为了爬山,基本没什么攀岩方面的难度追求(到5.10就差不多了)。有两年在欧洲和当地爬运动攀的人磕了一阵大仰角的喀斯特岩壁,结果得了“网球肘”,之后就基本再也没捡起来。

我刚开始时住的附近没有什么技术型的山峰,开始技术攀登前有时间去美国东北部White Mountains山里单人穿越。那里很像小五台,但更恶略些,记录过世界上最高的风速,有记录到的死亡案例一百多人。在那几年我积累了大量山地行进、宿营、在风雨雪里保持舒适的经验。直到今天,我还是认为山感好的登山者必然是有深度穿越经验的。由于工作关系我对寒冷天气和中度海拔人体反应和应对方法特别感兴趣过,我想这所有对我是幸运的。

因为有这些相关经历,我对失温、雨雪可能带来的问题很警觉也很重视。直到今天我总有一包救急包,里面有针线、刀片、魔术贴、胶布、mole skin(一种处理脚磨泡的厚毡胶布)、净水药片、黄连素、止痛片、救生毯、哨子、备用指南针、过去还有备用头灯灯泡。我就是在周末攀岩的包里也有这些东西,不是说每次出门样样都非有不可,但如果哪样被拿出来了,有可能就在需要时忘了带。登山不随身携带一点水、食品,完全没有防风防水的衣服,即使是夏天我也会很不舒服。

那时同样是由于工作我曾经需要常去新西兰。有一年报了一个阿尔卑斯攀登高级班。课程就在新西兰的南阿尔卑斯山库克山塔斯曼冰川上的小屋里上,内容基本就是书里能看到的内容。那时我已经把《登山圣经》看得比较熟了,所以应该说教学内容在大面上没有什么新鲜的。但那个学习班给了我深远的影响。我发现登山时难以拥有的不是器材、知识,器材 、知识绝对不可缺少,但器材能买、知识能看书学,真正难以拥有的,是通过和熟练人共同攀登学到的高度优化和可靠的流程,比如如何迈步走路、怎么休息、怎么察觉有用的天气信号、怎么选路、到怎么转眼间设置保护站或把悬在那里的同伴弄上来。。。从指导那里学的不是招术,是套路。

我意识到这些东西要是自己和小伙伴琢磨的话,没有一样不是不可能想到的,但是肯定是要试错很多次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比较出最有效的方法。就像打游戏,你要在低级GAME OVER很多次才能积累出生存经验,进到更好玩的下一级,登山“下一级”就指的是要用手和技术器材的技术登山。我觉得我20-30%的进步是和那个学习班有关,我的50%经验是多年和很多不同的同伴搭档积累的。他们有些是初学者,有些是资深指导。要是能和很多经验丰富的人搭档,不报培训班也可以,但要虚心当若干年学徒,在不同风格路线上,在同一路线的不同天气下积累很多里程。

当我去了很多不同攀登传统的地区后,很深地体会到做一样事很多人会有很多套路,不同地区差别很大,书上说的一般是一个体系。要强调的是,不同体系不是平等的,有些体系强调安全,不喜欢风险,但速度和完成率差些。有些体系强 调速度,对风险容忍度高。西欧地区的体系是中低海拔一般气候里平衡得最好的。对于业余攀登者,一个强调安全的体系是更可选的。

国外的好处是登山发达地区简直就是像攀岩馆一样的“登山馆”,有大量练习不同科目的成熟的路线给人去学习、积累、小代价试错。在发达地区爬的另一个好处是让你学会看路线。对于经验不多的人,路线看起来什么样和爬起来什么样经常是大相径庭。即使没有时间把一个地区路线都爬一遍,借指南书对照成熟地区路线观察也是个很好的培养山感的练习。国内攀岩已经有攀岩馆和攀岩地区(单段的多),但出现“登山馆”地区还在遥远的将来。

一旦一个人了解多个体系后,会根据具体攀登的路线状态、难度、天气同伴和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选择。但要强调的是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操作,这和上面说的不轻易裁剪救急包是一个道理,在身体劳累、精神倦怠、缺水、饥饿、高反、赶时间等情况下,临时改变操作流程是极为危险的。最好的操作策略是平时即使在简单小线路上也坚持已经成习惯可靠的操作体系,使得任何时候都能正确操作(虽然有时会效率低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49# mh

看了 mh 的長文,想說的就是,寫得太好了。
我個人的經驗是系統化學習之後,再大量累積經驗,真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早期也是花錢上課。然後再在這樣的過程中,累積適當的夥伴。

如果目標是爬單段難線,每週幾次到岩館,效果其實是最好的,
但是如果目標是高山大岩壁,還是要到處旅行,累積經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盗版岩与酒 ( 京ICP备05053585号 )

GMT+8, 2024-5-3 17:37 , Processed in 0.2191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