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岩与酒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200|回复: 68

同门山事故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gump 于 2011-3-1 16:18 编辑

时间:2011年2月6日中午1:40
地点:阳朔同门山东侧
概述:传统攀登保护失效,坠落15米到地面。
后果:肩部划伤,肌肉断裂,头部磕伤。

很幸运的是这篇事故报告能由我自己写。这是我八年的攀岩生涯中第一次事故,用资深目击者裂缝的话说,我现在付出的代价和这次事故的严重性相比真是太轻微了。

心理问题
我攀登是为了艺术,王二听了这种说法狂笑不已,但是我内心真的是那么认为的。或者,从客观角度说,我是被各种攀岩大片毒害很深的,想像力和能力有一定差距的那种人。为了拍到想要的角度,我曾今做过很多离谱的事情,过度的幸运麻痹了我的神经,我变得越来越大胆妄为。
我努力寻找着身边能拍出惊人效果视觉大片的线路,阳朔同门山东南侧一层又一层的屋檐,纵横交错的裂缝,在我眼里可以媲美Gunks。一年前的春节,我两次去同门山攀岩,花了大量的时间观察研究线路,但是很不幸,差不多一半的注意力都是在想像拍摄视角。

DSC_0519 拷贝.jpg

经验问题
我觉得我已经很了解传统保护器材了,但是仅限于花岗岩的攀登,在出事之前,我还没有意识到我从未在石灰岩上自设保护攀爬线路,而这次攀爬选择了偏难的线路。
相比较而言,石灰岩保护点类型丰富,选择多样,各种器材都有用武之地,但经验导致我对机械塞过度依赖,而机械塞的不稳定性恰好在石灰岩上完全体现。一般情况下,机械塞的四个凸轮要同时接触裂缝,并且张开的范围合适,在受到绳子牵引发生移位时依然保持有效接触面,才称得上是好的保护设置。我攀爬的这条线路,在到达屋檐下的十几米都是浅缝,水溶的石灰岩质裂缝内侧是凹凸不平的表面,和机械塞凸轮是点状接触,所以在受力后一旦移位就会失效,据判断,我放的最后三个机械塞都是这样失效的。

0.5.jpg

技术问题
线路起步非常困难,相当于先翻一个小屋檐,我试了几次才上去,保护点是一个小号Hex,正好卡进一条指缝底部。翻上去后是个斜坡,可以站立,我又向上爬了一段,因为上面的缝看起来更好。
我在一个朝下的细缝深处放置了一个0.3的小号机械塞,可能是这次攀登中放得最好的一个保护,但遗憾的是位置太低,在坠落的时候没起作用,也就是说,我又向上爬了一倍的距离才找到下一个保护点。这段难度不高,就是脚点略滑,我想尽快爬过这一段,到上面缝隙很明显的地方放保护,这就是我开始攀爬后犯的第一个错误,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简单段落,我的保护设置不是根据保护点间隔计算的,经常因为线路简单或保护点不是很理想就忽略了保护间隔距离,现在回忆起来,如果细心一些,之间还是能多放一个保护的。
爬到离大屋檐还有一层的地方,有个稳定的脚点,可以双手操作,我在这个范围内试遍了所有横峰和竖缝,先后换了三个地方和机械塞号码,最后选择了竖缝,0.5号机械塞,这个位置的缝相对深一些,当时以我的经验判断这是一个能经受冲坠的保护点。接下来的线路是一层小屋檐,上面是一条竖缝,再上面就是一条大横缝,可以横移到大屋檐下。我预感上面的难度将会超过稳定控制的范围,就在刚才做的保护下面加了一个中号的Aliens,相当于C3的大号码。
调整好体力,我继续攀爬,屋檐上的竖缝比想像中要糟,开口是圆的,很浅,基于之前的经验值,我认为下面两个保护是相当牢固的,就打算用攀爬能力来解决这一段,到大屋檐下的横缝做保护,这就是第二个致命错误,在状况不明的线路上攀爬超出控制范围的段落。我的脚点踩在一个浅楞上,差点踩滑,提起重心后竖缝的情况好了很多,找到一个涨手,但是脚点不稳定,并且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如果再向上爬必须上很高的脚点形成侧拉,力量在一点一点流失,我感觉我做不到,也无法退回能休息的地方。我想放弃Free climbing,努力把左腿顶住岩壁稳定重心,腾出左手找机械塞,先拿出一个0.75但是大了,又换了一个0.4,放在涨手缝的下方,掏出早已准备好的扁带+主锁,挂进机械塞里准备Take休息,就在重心刚放到机械塞上的时候,保护失效了。
坠落后能感到下面的两个机械塞相继蹦出,腰部受力以后我头朝下坠落,肩膀重重地磕在岩壁和树枝上,最后左背着地,头磕在石头上。脚下的两个机械塞还是起了制动作用,加上岩壁平台和树,最后落地的距离应该是5米以内。在阳朔没有多少人戴头盔,因为都是成熟的运动攀线路,我们带了一个头盔,但是我给保护员裂缝戴了,理由是担心线路上会有落石,但是我还没有爬到落石的地方就落人了。这是最致命的一个错误,如果我带着头盔,可以少磕两道口子,少缝9针。或者说,如果是头先落地,这篇报告就不是我写了。
我的Big Gun安全带有一个问题,就是冲坠以后会头向下,我跟别人交流的结论是腿环太紧,两天前在白山调宽腿环以后并没有做过测试。这款安全带宽大舒服,适合长时间空中悬挂,而我每次出门都为了减少重量,不愿意带那条没有问题但是舒适度不那么好的安全带。

运气问题
落地后首先意识到我有知觉,我想我命太大了居然没有挂掉。最疼的是肩膀,我转头一看我的手臂已经折成一个很夸张的角度,第一反应是脱臼或者骨折了,不过就算这条手臂不属于我,我仍然感觉很幸运了。一起来同门山的八月非常冷静地过来帮我止血,问我什么部位疼,我头朝下在一个小坡上躺着,试着转身,居然成功了,然后又努力动了动手指,还有知觉,八月先用扁带把我的手臂固定好,大家打电话叫了救护车,这个地方很少有游人来,救护车上的人也找不到地方,后来张勇骑摩托先赶到到,为他们带路。这段时间里我已经能坐起来,感觉腰和脊椎没有大的损伤。裂缝,王清华,张勇,一个医生,还有骑车路过的两位游客,把我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
我做了脑CT,胸腔CT,拍了脊椎肩膀腰部等片子,又做了内脏检查,结果是没有一处骨折,脑腔没有出血,内脏完全正常。头部是最后着地,只是磕开了头皮,缝针就可以,最严重的是肩膀,划了一个很深的口子,肌肉断裂,医生先做了肌肉缝合,又做了表皮缝合。据说我的血小板多,血液凝固快,没有失血太多,愈合也很快。
运气也是有几率的,我相信我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写下这篇事故报告的是为了督促自己在以后的攀登中时刻以降低风险为第一原则,也给正在或准备参与攀岩的朋友一个前车之鉴。

我恢复得很快,三天后出院,一周后回到北京,现在已经拆线,右手能端相机,相信不到三个月就能恢复运动。
感谢这段时间陪我一起攀岩,事故发生后抢救我,在医院耐心照料和看望我的朋友:裂缝,八月,安代,王清华,尼玛,张勇,今今,阿邦,肖婷,秋香,冯哥,李姐,赵雷,潘近宇,老陈老李老蒋...
发表于 2011-3-1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bless..没事就好..

自己也在一直为传统做准备..看样子之前还是太激进了..再次提醒自己踏实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自由的风 于 2011-2-28 23:49 编辑

2010年5月初在郭亮爬“阜平运动”,我就觉得甘叔爬传统有点太激进了:有几个相当不靠谱的很远的runout,保护也不怎么靠谱,手脚点还噼噼啪啪掉也不靠谱。我要是领攀,是绝对完不成只能留家伙落荒而逃的。当然我的能力比甘叔差远了。
虽然活着就好,但我作为一个运气更好的家伙,还是觉得不能再这样玩了。事故其实基本上都是源自于低级错误,有的是态度上的,有的是判断上的,有的是操作上的。态度或者判断上的更多一些。
感谢甘叔的报告,这提醒我爬石灰岩传统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祝甘叔早日康复,再战江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甘叔命大,好好恢复,慢慢总结。

P.S. 以后拍在地上后不要随便翻身,确定没有脊柱和颈部损伤再动,否则脊柱损伤,一翻可能就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甘叔真是幸运。

早点康复吧。 没有骨折,震荡,康复了就更强了,无论是经验还是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3号还给甘叔短信拜年,么想到..
甘薯以后要改变发型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想起去年秋天你和托斯藤搞完美大岩壁右侧传统线那天,我们都有些许担心。以后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祝愿甘叔早日恢复,再战江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wish god bless 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的确幸运。
早日康复,也谢谢甘薯的这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还不知道春节你有这么一出事情。
幸运啊。
早日康复。有空来看望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BLESS! 早日康复!再进行艺术创作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谢谢甘薯分享,给我们都敲了一个警钟!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守一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jane 于 2011-3-1 04:22 编辑

甘叔真是艺术家,但也万万不能为艺术献身呀。

其实技术问题是次要的,心态问题是根本的。互勉共进,惜福惜福!

问:上面的cam/rock schematics,是您手画的,还是电脑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惊心动魄~~~~
早日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可见越是深爱攀登就越是福大命大啊,祝早日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13# jane

多谢各位关心。
Jane说得对,但凡事故大多都是心态问题,我上周跟李兰聊他们在玉龙雪山的事故,当天他们只是准备找个周围的小山头爬爬,后来临时决定的爬入字壁,粮食和器材都不到位,这种状态上线路会很慌。
我的问题是攀爬动机太复杂,贪图进度,没有步步为营的考虑安全系数。
示意图是我用电脑画的,能说明问题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回复 4# wei

当时是慢慢试着转身,因为头朝下很难受。你的提醒很重要,常识问题,谢谢。
不过我以后再也不拍地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掉得这么厉害,印象这么深刻,但相对没太伤到,你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甘叔,万幸,祝早日康复~
记得我08年左肩膀骨折,恢复以后,左手的力量也变的很强。
浙江也有丰富的石灰岩传统线路,此类线路相比花岗岩成熟裂缝更难设置保护,也更具危险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自己试过一次看起来是能顺着裂缝到顶,结果越爬越难,越爬裂缝都不见了,最后下降都是只有用绳套套着个突起一点点的石头念着佛下降的~~
我此后对路线不熟的时候宁愿保守,在好放保护的地方多放保护点,不然万一爬高了忽然出现不好放保护点的地形时就傻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本帖最后由 灰灰 于 2011-3-1 06:17 编辑

攀岩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祝早日康复。
结论:不会爬传统
放眼望去,30多岁的、没受过伤的,好像只有我、小何、飞狐,还有……一时想不出来了,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好险,人品不错。
关于“冲坠以后会头向下”,需要调节安全带的rise。Metolius网上讲的很清楚

http://www.metoliusclimbing.com/how-to-fit_a_harnes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17# gump

对,我乌鸦嘴,以后谁也不拍地上。
这种时候,周围有受过WFR训练的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这阵子还在琢磨 石灰岩 凹凸不平的颗粒表面,机械塞到底有多靠谱,正想着是最近去测试冲坠。
一方面是凹凸不平的颗粒表面,还有一方面是石灰岩表面摩擦力较花岗岩小多了,相对容易发生移位。
所以我在爬石灰岩的时候,总是选尺码稍微大点的机械赛(宁愿难取一点都没啥),还有如果是深缝都会放的比较里面。
同门山的质地确实很滑,想以前在同门山爬的时候,脚稍微不留神就滑了(脚点是略OPEN而且非常光滑的)
算是给我们在石灰岩上传统的人,敲了个警钟吧!!!
祝早日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那天在ISPO,还看到甘叔,当时也没得闲说话,竟不知道原来是经历了一回“涅槃”。
甘叔,早日惊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甘薯万幸啊~~~等待甘薯恢复,冬天给甘薯保护跟攀的传说还得继续下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PICT2284.JPG


根据机械塞凸轮磨损情况反推失效原因:

最上面一个C4 0.4,挂上体重后被拔出, 基本没有磨损. 下方1.5米左右C4 0.5紫色为主受力保护点, 一个轮最外边缘缺失一角. 其下0.5米是一只黄色Aliens, 大小相当于C4 0.4, 没有明显磨损.

塞子用一把单锁而不是快挂和绳子连接, 根据甘叔的保护习惯, 我余绳给的较紧, 这2个因素导致上爬过程中绳子带动机械塞, 凸轮张开. 我感受到的冲力很轻, 和用手拽了一下腰差不多. 我用grigri保护, 10.5的beal新绳, 在保护器里没有滑动, 根据beal的推算, 大概增加20-30%对保护点的冲击力.

下落时已是后仰姿态, 一路滚下. 途中被荆棘丛带了一下, 估计肩膀就是此时被划开的. 接着在70度的斜坡上颠起, 自由下落, 肩背触地拍到一块平整的石头上, 紧挨着2根一尺多长的竹桩. 最后的自由落体大约3米多, 冲坠总高度我的估计是11-12米.

从听见啪啪2声起, 我的脑子就不太好使了, 仿佛在放慢镜头,眼睁睁看着甘叔一路滚落, 摔在眼前不到1米的地方, 痛苦地呻吟着. 我脑袋只有2个念头, 1, 打120, 我听见八月在打了; 2, 不要动他. 我自己也不会动了, 不知道该干什么,只是呆坐着. 如果只有我和甘叔在荒郊野外, 恐怕甘叔还要多吃点苦头.

幸好有八月在. 打完120, 她又打给张勇, 打给安代, 让安代去银行取了钱到医院等着. 过来检查甘叔的伤势. 呼吸心跳明显没问题, 脱了鞋子, 捏捏脚趾, 有知觉, 脊柱也无碍. 问甘叔哪疼, 说肩膀. 八月拿了把指甲刀把T恤剪开, 伤口有1寸长, 暗红色的肌肉外翻, 我以为是骨头. 很奇怪这里几乎没有流血. 流血来自头皮, 甘叔的美国国旗头巾蹭破了, 流血量也不太大. 此外没有看到其他伤口. 八月拿来消毒纸巾盖住伤口, 我按住头皮. 甘叔此时头向下躺在斜坡上,感觉不舒服, 在确认脊柱没问题后, 我们小心帮助甘叔调整了姿势. 八月拿来充气枕, 打起一把伞遮住太阳, 让甘叔舒服点, 等待120的到来.至此大致判断情况不算太糟. 我们给甘叔喂了点水, 这是个错误, 因为还不能确定是否有内部器官破裂.

整个过程八月表现沉着冷静, 手法专业. 而我只是如犯错的小孩, 不知所措. 希望经此一战, 我能够成长起来,承担起应担负的责任.今后我会问自己"假如八月在, 她会怎么做?"

这次事故还增加了我对机械塞的认识. 机械塞的原理是把向下的冲力转换成2侧凸轮对岩壁的摩擦力, 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压力, 岩石表面的凸起极大地降低了摩擦系数, 机械塞就很容易失效. 机械塞不是万能的, 没有最好, 只有最合适. 石头不好, 再好的保护也没用.

关于甘叔的总结, 我有点不同意见:

"我想尽快爬过这一段,到上面缝隙很明显的地方放保护,这就是我开始攀爬后犯的第一个错误,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简单段落,我的保护设置不是根据保护点间隔计算的,经常因为线路简单或保护点不是很理想就忽略了保护间隔距离,"

---- 我倒不觉得应该在此停留放置保护, 这一段完全不会掉, 上面又有更好的位置, 难点前连放2只备份, 选择没有问题. 这2只失效, 下面放的估计也保不住, 但可以延缓一下坠势. 如果有明显能放置可靠保护的位置, 倒是不应该错过.


"屋檐上的竖缝比想像中要糟,开口是圆的,很浅,基于之前的经验值,我认为下面两个保护是相当牢固的,就打算用攀爬能力来解决这一段,到大屋檐下的横缝做保护,这就是第二个致命错误,在状况不明的线路上攀爬超出控制范围的段落。"

--- 这和对线路难度相对于on sight能力的判断有关. 既然不好放保护, 尝试free通过当然第一选择, 不能free就改aid, aid都觉得不靠谱, 那就要评估冲坠的风险了. 下攀改从旁边绕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从下面看, 从你所处的位置要下攀恐怕比上攀更难, 所以改aid只怕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先前对线路难度估计过于乐观, 坚持不借头盔头灯, 有点托大. 风险意识淡漠是根源, 保护放置技术是导火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之前和老外交流过传统的装备,都说喜欢Nuts不喜欢cams..

继续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甘叔福大命大,断脚的发来贺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后仰失衡和落地后的疼痛感导致我对那几秒坠落过程的回忆是模糊的,裂缝的分析很有道理。
第一个失效的机械塞跟下面两个距离不会超过两米,我挂进最后一个保护的是连接安全带的扁带和主锁,没有余绳,应该在冲坠4米的时候拔出下面两个机械塞,十多米的时候被岩壁和树枝挂了一下,然后落地,起最大阻力的是岩壁下半段斜坡而不是机械塞。

虾总怎么摔的?切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谢谢上帝你还能给我们写文章,你以后还陪我们去攀岩。 希望你快好了跟我一起攀一些路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1、换petzl的c51安全带
2、下周有空请你吃牛排,有助于肌肉恢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知道八月为什么那么沉着冷静吗?因为见多了,也处理的多了。刚去阳朔她做保护时没戴头盔,上方爬的哥们冲坠,把她带离地面直接头撞岩壁(事后总结:站姿不对),然后缝了几针;到后来,我也因为在雷劈山的仰角斜壁上,收绳取最后一把快挂时,没注意到绳子的延展而从5米高左右直接落地,拍在石头上,头部缝了两针(事后总结:仰角斜壁收绳下降,摘最后一把快挂时,要先把自己在挂片上固定好,等保护员紧绳后,再摘快挂下降)。哎,都是没带头盔惹得祸。。。总之,攀岩的时间越久有些事情就越难免,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祝甘薯早日康复!
BTW:我猜裂缝同学最近做梦是不是总会吓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甘总受惊了,人品好,福大命大,养好了再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阿甘早日康复,以后一定小心,爬传统一定戴上头盔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BTW:我猜裂缝同学最近做梦是不是总会吓醒?
小瑜 发表于 2011-3-1 13:31


倒没有. 整理过很多事故, 有心理准备. 缺乏的是急救训练, 关键时刻不知所措. 后来阿邦给上了一课. 讲讲急救三角-- 呼吸心跳, 脊柱, 大出血. 八月的做法完全是现场演示, 所以很钦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一起事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N个错误。其实道理都明白,可到真正做的时候,都不遵守原则。
另外,很多人爬传统不带锤子、岩锥,我实在无法理解,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RP实在是太好了!祝早日康复!

八月是护士出身,急救这么专业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塞子用一把单锁而不是快挂和绳子连接, 根据甘叔的保护习惯, 我余绳给的较紧, 这2个因素导致上爬过程中绳子带动机械塞, 凸轮张开. 我感受到的冲力很轻, 和用手拽了一下腰差不多. 我用grigri保护"

讨论一下,我见过好几张甘叔爬传统的照片,至少有一张我见到是“塞子用一把单锁而不是快挂和绳子连接”。 我还专门查过,这么做虽然不是不可以,但不太好。我有一次攀冰,有个哥们先锋,冰锥没有用快挂,就是一个锁连接的,后来绳子一带,小锁就被别出来了,等于没有挂上冰锥。

另外,爬传统最好不要用grigri保护了,这个好像已经讨论过无数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祝早日康复,期待你更多的艺术品面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展会还见了呢?!早日康复!
传统本身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攀登的危险系数偏高,大家都多加小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不幸中的万幸!风险——不确定,高风险就是出事的概率大幅上升。还想多爬些年头的就多点谨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这么重要的帖子要进来留名。
很高兴在很多年没见的情况下,在ISPO上一眼就认出甘叔。
甘叔吉祥,甘叔V5,甘叔以后继续好好爬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想请教一下,那比如甘薯这种情况的石头,那用什么器材更靠谱?或者怎么放更靠谱?

-------------------------------
个人仅有的极少数放塞子经验。
也是在石灰岩放机械塞,当时顶绳下横移放了一把塞子aid着拍照。
我觉得那个缝已经够深够紧了。但拍照必须要扭来扭去的。。结果在我拍完的时候,塞子也突然间失效了。当时吓我一身冷汗。幸好是顶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爬传统时每一个保护都要放好,放得不好比不放还要糟;用软连接(扁带)把绳子与保护点隔离,否则就是你在上面爬,绳子在下面给你放每一个保护;加上体重就掉的保护有点乌龙,Mh观点传统比运动更安全,可以随时放保护,其基础是保护至少能承受体重(在Aid时,真正的Aid),能承受冲坠(在free时);石灰岩传统没有这个帖子里所说的不靠谱,至少我发生的冲坠系数1.5的两次冲坠都在石灰岩上,一个是C3某个号大小的cam,一个是4号nut。
Gump的幸运堪比中了彩票大奖,以极低的代价博取了n多经验值,祝贺!感谢甘叔作为小白鼠给我们上了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佩服GUMP和裂总能这么清晰的描述过程,我发现我爬完一条线下来很少能清楚记的细节的。

祝早日康复。

我还等着今年再和你爬歪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回复 44# nightmare

没有什么器材是绝对优势的,保护点的好坏取决于线路本身。这个事故教育我在不明状况的地区先aid几条线熟悉和测试保护牢固程度。
机械塞与岩石接触面积小,在不平整的水溶石灰岩表面处于劣势。而我在平整垂直花岗岩线路上的经验导致思维简单,我的机械塞都配单锁,在不影响走绳的时候一般都不做延长,如果收绳过紧,就会带动机械塞移位,而且冲坠受力系数高,这是必须要改的。
相对而言nuts和hex要稳一些,前提是缝隙合适,上宽下窄的垂直缝最佳,仰角和屋檐无效。同样要做软性延长,以防止被绳带动移位。
岩锥更适合横缝,杠杆作用本身就能承受重量,楔入岩石的深度会使保护更牢固。锥柄承重点要靠近岩石。竖缝慎用。
球塞和摆头塞没有用过也不想用,主要是不喜欢生产它们的品牌。
扁带绕岩洞最靠谱,还是取决于线路上有没有。扁带绕树根更靠谱,最好是比手臂粗的,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才看到,甘叔你太命大了,希望早日恢复,我要送你个安全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 Simulation
球塞和摆头塞没有用过也不想用,主要是不喜欢生产它们的品牌。
gump 发表于 2011-3-2 03:22


你的确是艺术家,不是岩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born from the simulation


从裂缝在#27楼的图看,塞子在受力时受损凸轮的接触点很接近于完全打开状态。好的是所有凸轮打开1/3到1/2。一个可能是原来就没放得太好,一个可能是被绳子带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盗版岩与酒 ( 京ICP备05053585号 )

GMT+8, 2024-5-3 03:53 , Processed in 0.0719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