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4-26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寸 草 心
今年清明节,我回到家乡给父母亲扫墓。走近那片我熟悉的土地,一种由骨子里发出的亲近感让我激动和兴奋。小镇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三层楼的水泥楼房完全取代了过去的红砖青瓦,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但记忆中,那流过小镇的清水河没有了,那带着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气也没有了。尘土飞扬的光灰大道,散发着异味的黑水河,迎接着激动的我。
我的家乡小镇位于江汉平原的西北边缘,属丘陵地带。七十年代早期,我经常去山里砍柴,虽然没有原始森林,但次生林长得还是很茂密的。听老一辈的人讲,大跃进以前,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时常有虎豹的踪影。大炼钢铁,砍光了所有的大树,只剩下低矮的灌木和次生林。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山都卖给了村民。为了早日致富,又砍光了所有的次生林和灌本,种上了板栗树、花椒树和其它经济林。山由绿变黄,水由清变黑,村民由穷变富,生态逐渐失去平衡。
在深圳,我作为绿色江河的环保自愿者,到过可可西里,保护过藏羚羊,也作过环保宣传。环保的理念,已深深植根在我的思想深处。面对满目疮痍的家乡,我的心自然是沉痛的。但平心而论,我无权指责我的父老乡亲,我不能以环保的理由要求他们甘守贫穷。通过种植香菇、木耳、板栗、花菇等,他们变得富有了,甚至比江汉平原的村民更富有。他们从中获得了财富,获得了自信,这从他们高兴的邀请我做客,高兴的端上八大盘,还有脸上那满足的笑脸上,我都读到了,也读懂了,我为他们迅速提高的生活水平由衷的高兴,但环保呢?
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乡亲,他们确实穷怕了,现在有机会让他们尝一尝丰衣足食的滋味,绝对无可厚非。要求他们饿着肚子环保,那也是既不人道也不现实的。但是,家乡的下一代怎么办,我能为他们作点什么呢?
去年春节,我也曾回到故乡。那一次,我到了我的小学母校(一个拥有近千名学生的不算小的学校),原来的平房教室没有了,代之四层楼房的教学楼,很是气派。但是,偌大的操场上,仍是我儿时熟悉的破旧的木板篮球架、水泥兵乓球台、生了锈的摇摇欲坠的秋千、单双杠,而地面: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
政府对小学教育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让我困惑,但也是现实。我决心为我的学校做点什么,尽我的能力。
再次回到小学母校,操场已焕然一新,水泥地面已全面替代了昨日的泥泞,道路已全面硬化,篮球场、足球场、全套的玻璃钢体育设施,使学校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看到一群群小学生在秋千、单双杆和联合器械上开心的玩耍,我的心也受到了极大的感染,我也和他们拥有了同样的快乐。
真是没有想到,我的这一次小小的捐献,却给母校学生如此多的快乐,我真的被感动了。第一次体会到,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鼓舞了我,也让我进一步琢磨,以我有限的能力,还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我的家乡小镇有3万2千多人,城镇居民也有3千多人,镇上一派繁荣,各类商品应有尽有,但奇怪的是,没有新华书店——我小时候最常玩的地方,有的多是一个一个的书摊,而且大多摆满了通俗杂志。经济发展了,生活提高了,但基础文化教育并没有跟上!
我下决心在小学母校建一个图书馆,充实大量的中外名著,打开学生的视野,为家乡的教育尽一些绵薄之力。如果一部分学生,在图书馆开启了智慧之门,那我就更加高兴了。
下了这个决心,我当然非常兴奋,但走在三阳镇上的光灰大道,看到山由绿变黄、水由清变黑,仍然不知道怎么办。镇上的教育环境,可以用资金来改善,但乡镇的生态环境呢?
我不奢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停止对森林的砍伐,就象我自己不可能舍弃深圳的家产去搞环保。但是,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也像我们一样,那就是我们真正的悲哀了!
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都有一颗环保的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既富裕又环保,才能让家乡永远山青水绿。
环保,从改变思想入手,从小学生开始。
我开始想在我的小学母校展开环保素质教育。
但环保的命题是很大,很宽泛的,很难为小学生直观接受。如果具体到毁林育果,又与现实对立。如何让环保教育既具体又直观,还能系统化、机制化,实在有些为难。
老师说,要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感觉,先要培养小学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学生离开校门,外面就是一个脏乱差的世界。镇上没有垃圾填埋场,垃圾基本是在河边、池塘、坡底随地处理。环保教育和乡镇现实,有着天与地的距离。
但环保素质教育一定要做!
早起,到三阳镇政府内散步,我惊奇的发现,草坪上有那么多鸟:灰掠鸟、丝光掠鸟、喜鹊、白颈乌鸦、灰喜鹊、麻雀、八哥等八大类,抬头,树顶还有喜鹊大大的巢。鸟儿并不怎么怕人,五米左右仍不飞离,他们自由自在的觅食、歌唱,构成一幅最美好、最和谐的自然画。
鸟多了,这是三阳镇人民一致的评价。这得益于政府多年来强制收缴猎枪、减少农药的喷洒。
在深圳观鸟协会,我学会了观察鸟类,发现身边还有那么多、那么美丽的小鸟,开启了我对自然认识的另一扇门。
小鸟是美丽的,但小鸟太小了,她的美被人们忽视,只有通过望远镜的放大,这幅大自然的微缩画才可以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惊诧:大自然的神笔,画出了一幅多么美丽的百鸟图。
只有认识了鸟儿的美丽,才会爱上这美丽的精灵;爱鸟,就要保护鸟,保护鸟儿生存的环境。而鸟儿生存的环境,也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目前,农药泛滥,对生态林的砍伐,严重的威胁着鸟儿的生存,但何尝不是同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爱鸟、爱自然、做一个环保人。
虽然农村的小孩子能碰到很多鸟,但他们不一定上认识到鸟的美丽,也说不清他们的特征、名称和种类。只有借助望远镜,经过一定的指导和培训,他们才能具备这种能力。而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他会爱上身边的小鸟,爱上这神奇的大自然,就不会容忍自己去破坏这种美丽。
在小学成立爱鸟课外小组,对老师和学生定期进行爱鸟知识的培训,激发老师和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应该是将环保理念融入现实、融入自然,具体而又可持续的一种环保素质教育模式。
根据三阳镇小学具体情况,我想我能做如下几件事:
一、在四年级和五年极各成立两个爱鸟课外小组,每个小组由四个学生组成,一个老师带队。
二、六月五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再回家乡小镇一次,给全校一千多名小学生做一个“爱鸟、爱自然,做一个环保人”的主题宣传。
三、在六月五日向四个爱鸟课外小组赠送四套观鸟设备(单筒、双筒、脚架、云台、鸟书),同时代深圳观鸟协会向小学赠送部分宣传折页、画报及鸟类普及书籍。
四、六月五日进行第一次观鸟培训,地点选择离三阳镇小学一公里的刘畈水库,那里有大白鹭、小白鹭(当地统称白鹤)、鸬鹚等大型水鸟,易于培训。
五、爱鸟课外小组每月至少作两次培训,由镇小老师自己组织实施,通过网络进行辅导,并要求小学生作好观鸟记录,写好观鸟日记。
六、暑假的第一个周末,全程赞助四个爱鸟课外小组到深圳作一次全方位培训。培训计划大致为:
6.1二十个师生于星期五下午3:00由三阳出发,下午6:00到达武汉火车站,乘坐晚上7:07分的T97次火车,于星期六早7:00到达深圳。
6.2星期六早接车后,带学生直达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请深圳市观鸟协会志愿者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辅导培训。红树林环境保护堪称国内一流,在这里对农村小学生进行一次全方位培训,相信会令他们终生难忘。
6.3中午带学生回住宿地休息两小时。
6.4下午带学生上荔枝公园,既可以观察到部分林鸟,又可以一览深圳现代化都市的雄姿,开拓学生的视野。
6.5晚饭后,和学生做一些轻松的交流,
6.6星期日上午带学生到大梅沙海滨公园,在大海的环抱里,在沙滩上,请绿色江河深圳自愿者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入的环保知识培训和教育。
6.7让学生们走进大海、走进自然,体验山村生活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6.8下午4:00送学生返回市区,乘坐晚7:00的T96次火车,于星期一早7:00到达武汉,由武汉的同乡负责送他们安全返回三阳。
七、组织课外小组做一次深圳培训的认真总结,并要求每个课外小组成员写一篇有关环保的体验认知作文。
八、暑假期间,组织课外小组对全镇的鸟类资源作一个全面调查,并对全镇鸟类的生态环境进一个全面的分析,提出一些改善鸟类生态环境的建议。
九、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重点培训好一批爱鸟、懂鸟的老师队伍,让爱鸟课外小组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十、以上计划,坚持五年。用五年的时间,让爱鸟成为家乡小学一个特色教育,让爱鸟文化植根于小学文化之中,这样,即使没有了外界的支持,镇小老师也能够将爱鸟课外小姐进行到底。
回到深圳,心情依然激动,就将我的这些想法说给绿色江河志原者,说给观鸟协会的鸟友,他们都非常支持我的想法,鼓励我将这些想法付诸实施。他们甚至深一层的推论,如果每人都奉献出“寸草心”,祖国大地将是绿的海洋、鸟的天堂。
家乡的小镇,是心上一个永远的爱。我从那里走出人生的第一步,那里有我儿时全部的快乐。现在,我走到了深圳,成了一个深圳人。深圳和小镇,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我也比小镇人民更加富有。但在我内心深处,我仍属于那个小镇,属于那片山和水。我是小镇的儿子,我怎能不爱他到底,虽然他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也深知,我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什么,但我仍然想尽我的心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詹从旭
二零零五年四月十六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