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 发表于 2013-3-4 21:46

三种动力绳的使用、译名和优缺点

本帖最后由 mh 于 2013-3-4 14:25 编辑

孙平在“找到啦”(还是新浪山野)论坛贴了动力绳基本知识的15年后,我发现各种绳子的译名仍然混乱。索性再来一次

http://bealplanet.com/sport/img/0csimple.jpg
(绳头上的图标在左下角)
英文:single rope
中文:单绳
用法:每个保护点上挂单股。

http://bealplanet.com/sport/img/0double2.jpg
(绳头上的图标在左下角)
英文:half rope 或 double rope
中文:半绳 (half是“一半”的意思), 或 双绳
用法:路线很直时,两股交替挂在保护点上。路线不直时,根据路线走法把靠左边的挂在同一股上,靠右边的挂在同一股上以减少绳子的“之”字,减少摩擦,见BEAL的图解说明 http://bealplanet.com/sport/img/image1a2-gb.jpg。其他重要优势包括登山是如果落石、尖利棱角、冰爪损坏了一股,攀登人不至于完全失去保护。双股下降比同样长的单绳多降一倍距离。简单路线和冰川上可以单股使用,困难的攀登部分折起来双股使用,整个路线只要带一股,降低整体重量(单股比同长的单绳轻)。对于有两个跟攀者的绳队来说,领攀人可以同时从上方保护两个速度不同的人。
双绳缺点是比单绳难打理,而且两股双绳一般比同样长度的单绳更重。
双绳有如此多的优势,如果不怕多带重量的话,两个单绳可以当双绳用。

两股双绳或两根单绳不要同时扣入同一个保护点使用,因为会增加冲击力(理想坠落试验增加41%冲击力,Beal网站上的实测值是在保护点会增加25%左右冲击力)。有些人怕一起步就发生坠落的话,在单股绳上会造成大的冲击力,喜欢把双绳同时扣入第一个保护点,这在官方说法是不认可的,但不少人这么做。最不认可而且一定不要做的是把已经扣入不同保护点的双绳在某些保护点又扣入同一铁锁中,这在冲坠时会导致严重的绳间摩擦,产生高热,非常危险!

http://bealplanet.com/sport/img/0jumelee2.jpg
(绳头上的图标在右下角)
英文: twin rope
中文:很多种翻译,有叫孪生绳或叫双子绳。应该避免和双绳混淆。
用法:两股同时用,和单绳用法一样。不能但股用于领攀或跟攀。优势在于如果落石、尖利棱角、冰爪损坏了一股,攀登人不至于完全失去保护。双股下降比同样长的单绳多降一倍距离。缺点是比单绳难打理,但比双绳好些,而且缺少双绳的其它优势。重量和同长的单绳接近,在欧洲用得很多。

各种绳的实测冲击力: http://willgadd.com/single-and-half-rope-impact-forces-data/

mh 发表于 2013-3-5 08:43

本帖最后由 mh 于 2013-3-5 01:03 编辑

UIAA标准中测量双绳的坠落重物是55千克,测量单绳是80千克,这比较让攀冰大拿Will Gadd费解,因为人的体重不管用什么绳都是不变的。所以他纠集人等用多条绳子做了实际冲力测试来比较http://willgadd.com/single-and-half-rope-impact-forces-data/

用四根不同厂家单股双绳(用单股因为即使用双绳人总是掉在单股上的)
---------重物1---冲力--重物2--冲力----厂家出版的---重物--冲力---
Rope A. 80kg-7.35kN, 55kg-5.39kN, published with 55kg-4.85kN
Rope B. 80kg-8.15kN, 55kg-6.23kN, published with 55kg-6.3kN
Rope C. 80kg-8.23kN, 55kg-6.25kN, published with 55kg-6.5kN
Rope D. 80kg-9.22kN, 55kg-5.88kN, published with 55kg-6.1kN

有趣的是比较单绳的冲击力
BD “Joker” 9.1mm: 8.2kn
BD “Booster III” 9.7mm: 7.3Kn
Bd “Apollo II” 11mm: 7.7kN
Sterling “Nitro” 9.8mm: 9.0kN
Sterling “Pro”10.1mm: 8.6kN
Sterling “Mega” 11.2mm: 8.7kN

结论是:
1 在高坠落系数的冲坠中,单股双绳冲击力不比单绳小
2. 绳子的直径不好用来估计冲力大小(有些人认为粗绳子比单股细双绳冲力大)
3. 厂家公布的冲力数字没什么用,因为实际上下浮动很大。
4. 地形对冲力的影响比选绳大。如果Gadd爬一条很不保险的路线,他可能会选单绳,因为保护点少时好打理,但保护点选择多的路线用双绳,因为拖拽摩擦小,安全等。
5. Gadd对绳的延长有更多疑问,因为测试是在高坠落系数下进行的,一般坠落会怎么样呢?

mh:Beal对使用55kg测试双绳的解释是,单股双绳使用80kg测试的话测两次就不能用了,所以改用55kg,这样能测5次。 所以你要是在单股双绳上狠坠了一下(系数大),那赶快换另一股...

woodhead 发表于 2013-3-5 10:21

请问各位科学家们,绳子的延展性和受力的曲线图哪里有吗?毕竟绳子不是一个理想的弹簧模型。

做为一个50kg量级的人,对80kg产生的冲击力毫无压力。这个问题和Gadd的疑问5类似。

woodhead 发表于 2013-3-5 10:31

本帖最后由 woodhead 于 2013-3-5 02:39 编辑

http://promountainsports.com/blogfiles/climbing_ropes_compared.pdf

没具体统计,直观一眼扫上去,beal冲击力最小,mammut最大

http://www.rockclimbing.com/forum/Climbing_Information_C2/The_Lab_F69/Impact_force_vs._fall_length%2C_fixed_fall_factor_P2517017-2

从这个帖子看,似乎绳子是不错的弹簧模型

mh 发表于 2013-3-5 15:58

我记得也是弹簧模型比较适用,虽然绳子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把坠落能量吸收耗散掉。

我对冲击力大小没什么看法,当然小点好,但5kN 比6kN到底好多少,我也不知道,一闭眼一睁眼就过去了,绳子的冲力比碰到石头上要轻柔得多。所以我对延展性还是有点关心的,太软的绳子要是延伸太多,让我磕到底下平台了,那我就很在乎了。

jane 发表于 2013-3-6 01:03

回复 1# mh


微博上BEAL-Planet 看了这篇文,发私信给我说:

“BEAL-Planet :不,这里有异议!文章中的翻译只是一家之言!我们一直称twin rope 为双绳!half rope为半绳!我们认为这样更趋于直译和理解!”

mh 发表于 2013-3-6 08:47

本帖最后由 mh 于 2013-3-6 00:48 编辑

欢迎都来说。我也刚贴了一条,


岩事:回复@mh的:twin rope建议可翻成对绳;根据中国climber的习惯,half rope和double rope意思一样建议翻成 双绳,较为容易理解,就和sloper这个词一样,中国climber一般都叫open点,而在英文里open hand是指握点的手法。共讨论。 (3月4日 18:24)

mh的:“对”的双方不同但是互补所以才“配成对”,这和double的含义更相象,和twin (完全相同的两个)不一样。这么说来double应该叫“对”,twin应该叫"双" 。:Q


不过这不是观点的争论,我看到大多数人已经管double rope叫双绳了,看看各种文章书籍就知道。这很难改,比如“冰锥”很容易让人错误地联想到岩锥的用法(敲进去),“铁锁”多数时间不是为了“锁上“也不是铁的,这些不妥的翻译都没办法再改了。

要是谁能推动这几个绳子名字标准化、合理化我没意见。

陶瓷虾 发表于 2013-3-22 04:51

顺便问问,一根半绳和一根单绳能合在一起当两根半绳用吗?除了份量重点这个缺点

mh 发表于 2013-3-22 09:46

我看一点也没问题,只是两根绳直径差别太大,保护人的手也许会对细绳的握力会减少点。

w2 发表于 2013-3-22 23:25

回复 6# jane
我也倾向于这种叫法。

mh 发表于 2013-3-24 08:32

double在中文中也是双的意思(严格说的加倍的意思),可实际上又和半绳是同一东西(double rope就是half rope),所以的确直译本身就矛盾重重。

要是绳商和登协能联合起来把广告、官方的叫法统一,然后在说服几家主要杂志接受,那过那么5年10年,新一辈人用一致的叫法成长成主流,这个名字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陶瓷虾 发表于 2013-3-24 20:21

double rope的名字不知道会不会衰落遗忘。德语里双子绳zwillingsseil又叫doppelseil,这点就混乱了。在德语圈子里,绳子基本就限定于single(einfach),half(halb),twin(zwilling)三种名称。

mh 发表于 2013-3-25 12:40

随便google一下 double rope就能发现double rope和half rope几乎在同一页里都是混着用的。 比如这里同一段里都混着用 http://www.ukclimbing.com/articles/page.php?id=2737

mh 发表于 2013-3-30 23:56

几篇动力绳在冲坠受力下的模型、公式、试验结果比较详实的文献

如果你只想看一篇,非常推荐: Dave Custer 在ACCT上的报告演示稿,很新的全面结果,图文并茂,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图和公式。
http://web.mit.edu/sp255/www/reference_vault/acct_rope_behavior.pdf

UIAA关于攀登动力绳冲坠时受力和延展的测量标准结果 http://www.theuiaa.org/upload_area/files/1/sdarticle.pdf

Gunk 攀登元老,耶鲁大学教授 Richard Goldstone 使用简单的弹簧模型计算动力冲坠中绳最大冲击力的公式:THE STANDARD EQUATION FOR IMPACT FORCE
wikipedia上关于坠落系数的解释中也使用类似公式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ll_factor

Martyn Pavier 的经典论文找出了一个和实际数据符合很好的模型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of Climbing Falls


Leuthäusser Systemanalysen网站充实了Pavier的研究,有三篇攀登绳物理学文章 http://www.sigmadewe.com/klettersport-themen.html?&L=1
第一篇 带阻尼的弹簧模型(考虑绳子塑性形变)Viscoelastic theory of climbing ropes
第二篇 考虑绳子穿过保护点的绳拽摩擦 Impact forces, fall factors and rope drag
第三篇 同时考虑绳子内部阻尼和外部摩擦 Viscous and dry friction combined, rope control and experiments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种动力绳的使用、译名和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