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已经被淘汰的岩壁上软式吊床的一些体验
我也不知道这东西放在哪个版块合适,就先放这儿吧。这是已经被淘汰的东西了,现在也没什么人再用了,仅仅是个人兴趣,试试。
这里只是随便写写,也没太最求全面,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看起来比吊帐实用,至少在拖拽和携带方面,不用拼掉六格血图一晚上的勉强舒适。 调研、设计、制作、试验、总结俱全啊。
Middendorf的专利在美国专利局的网站上就有, http://patft.uspto.gov/netacgi/nph-Parser?Sect2=PTO1&Sect2=HITOFF&p=1&u=/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r=1&f=G&l=50&d=PALL&RefSrch=yes&Query=PN/5673444 有图连接
能翻墙的话google patent也有 http://www.google.com/patents/US5673444
登山时很多情况想都别想框架式。和在绳子上坐一夜相比,软式吊床还是有吸引力的。底下失温的问题框架式也有,我觉得最好把包和绳子垫在底下。 打算3人队伍使用2人吊帐加吊床,此贴很多观点会很有帮助。 树帐不错挺舒适的。但搬到大岩壁上不合适,它是扁带构成的 本帖最后由 阿悠 于 2015-5-11 10:52 编辑
三人队伍用双人吊帐
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就是把上半身做成硬式框架,下半身可以做成一个软式布料类的口袋,不知道国外发展史有没有什么证明这一想法不好使的实际例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产品,上半身框架的管材或许还可以采用碳纤维管材,就是不知道碳纤在这里的表现如何 没听说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