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风 发表于 2010-8-22 12:00

【陈睿】运动攀登是一夜情阿尔卑斯式攀登是老式婚姻

运动攀登是“一夜情”,阿尔卑斯式攀登是“老式婚姻”

撰文:陈睿(中国台湾)
[注]作者在欧洲有多年阿式攀登经历,翻译多篇攀登文章,本文刊登在2007年12月户外探险杂志上.

       四年前,我写了一篇介绍阿尔卑斯式攀登的文章,里面提到了一些我对在中国开展阿尔卑斯式攀登的感想。三年过去了,仍然只有香港人和台湾的赖明佑、曾庆宗曾经尝试过马特洪北壁路线,很少有国人去尝试欧洲三大北壁,阿尔卑斯式攀登在中国依然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
       阿尔卑斯式攀登不像运动攀登一样,通常需要两个人一组,才能够有较高的成功率或生存率。在运动攀登里你太容易掉进本位主义,然后只在乎对你自己发生什么事情,毕竟这个运动的性质,鼓励这样的行为,你去岩场时只需要有人帮你保护。尤其是在高级红点运动攀登时,你惟一在乎的是保护者做好他们的工作,愿意忍受多久的时间坐在下面,慢慢等你在屋檐底下挣扎,奋斗努力地想当年是怎么翻过去5.12限制级的天花板?假如你够幸运的话,有时候你会发现某些人或是一个团体愿意来教你,或是当你在爬困难路线时鼓励你,但是别人对你的帮助也仅止于此。在全世界的运动攀登网站你常会发现以下的幽默广告——“先锋5.11,红点5.13”,急征保护奴隶一名,愿意在下雨和饥饿中等我完攀……
       运动攀岩中你自己爬得如何才最重要,其他人的表现,除了比赛外谁真的在乎。现在转到阿尔卑斯式攀岩譬如在秋末大霸尖山第三个绳距开始时,只有两个稀疏的岩锥打在脆弱的岩板上作两人的保护点,你紧张地看着搭档慢慢先锋上一个肮脏的5.8裂缝,沿线清理松散的石头和黏土。爬过十米后才达到第一个能够放保护的地方,他开始重心不稳地把三号岩塞掏出来。不知不觉一阵高山小雨刮进来,你的手指头开始冻结在保护器上,你担心先锋者是否能够抓稳,他慌张地在冰冷的雨中想办法把岩塞放进去。突然间他整个身体开门,但最后一霎那还是抓到裂缝,然后对你紧张地笑一笑。你发现假如先锋在放岩塞前坠落的话,将会是一个20米的冲坠,两倍坠落系数冲击力在你们两个可悲的保护点上。70米以下是碎石坡,这是一个3500米的山,离登山口大约25公里假如有任何人坠落,俩人都会同时飞下去,你开始不断地喊,在山下的人都可以听到的鼓励:“你办得到,你一定做得到,把那个岩塞放进去,千万不要掉下去,你不要掉下去。”
       运动攀登是“一夜情”,阿尔卑斯式攀登是“老式婚姻”,在你走进Pub(人工岩场),或者是Church(山岳)之前,你必须知道差别在哪里。和世界其他攀岩者一样,有人是好奇,有人是经朋友介绍开始学习,刚开始因为自己是生手,他会寻找运动里面同好者,在专业的指导下或是拜一个师父后来加强自己的能力,而且学得更安全,在某些地方当地的人群、文化能够鼓励攀爬者之间的互动,所以当他们已经有超过一季的经验后,他们能够继续攀爬下去,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跟另一个陌生人搭档合作攀爬,在国外很多著名的攀登区域的搭档都是这样。
       在国内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技术攀登本身是一个高专精运动,不像慢跑一样,有经验的玩家并不好找,以国内的消费水平,专业的课程又太贵,人们很少有机会在攀岩运动中起步,更不要讲继续持续下去。假如您研究国内的攀岩人口的话,您会发现大部分是30岁左右的男性,他们觉得需要更多或是更大的挑战来弥补他们现有的活动。他们并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而有时间来充实自己。
       一旦攀爬者超过初学阶段时,或离开这个圈子后想学习提高攀登水平,通常问题就来了。当您达到某个阶段,您渴望用您想要的方式去尝试更困难的路线,譬如说阿尔卑斯式攀登,您会发现当初一大群的朋友会愈来愈少。刚开始对每个人来讲,一年偶尔去几次野外就够了,但是对某些人来讲,为了能爬35米的天然路线,一个月要去多次才够,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塞车状况下,您会发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兴趣,愿意去承担所带来的牺牲。现在时常暖冬的天气,没有任何下雪的征兆,如果平时不训练肺活量和经常结组攀爬的话,到了真下雪的时候,再来临时抱佛脚也不可能在两三周内恶补来完成您所要的高级路线。
       2001~2002年初冬,那时连一片雪花都没有,根据以前的经验,我老早就把两个月的入山证申请好,四个周末都在玉山训练。有些我认识的攀登者认为不会下雪还在家里。2005年龙洞我去过18次以上,最热的三个月里每周都被堵在前所未见的交通大塞车中。最离谱的一次从龙洞到基隆花了两个多小时,然后从基隆到台北又花了三小时。我耐心忍受这些不便之处,因为我知道假如攀岩能力要提升的话,我就要常来这个地方。军中有句名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高级攀冰/攀岩也是相同,假如您不花时间去下功夫,最后能力不会像奇迹一样出现,这一点是很难让其他玩家朋友相信的。假如您想找一个人去和您做同样的训练可能会更困难。假如说您是这种人——当您已达到这种程度的决心时,您会发现您通常是受过高度训练的孤儿。处在这种困境,背一条绳子没有地方可以去。假如说您是一个运动攀登者的话还好,因为爱好者多,人工岩壁也普遍,您能够有很多的“一夜情”!但是对阿尔卑斯式登山者来讲,没有搭档通常表示没有攀登机会以及无法满足您的梦想。我访问过很多攀登者,他们无法攀登的第一理由几乎一定都是没有伙伴。当他们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他们无法和旧朋友在一起,或者他们加入的攀登圈子没有同样兴趣的人。有少数幸运者,一种是“永远的学生或老师”,都有稳定的生活和时间,能做一般上班族不能做的事情,但是他们必须留在这个环境里,譬如说大学、研究所或政府机关。假如他们离开就像他人一样面临同样问题。只有少数几个人会选择这种生活。没有稳定的收入,就无法安心去攀岩。最后一种人是专业教练,只有少数几人。大部分的人对攀登而言,不会去冒家庭和经济上的风险,能够有一个谅解和支持的家庭让我们专心去玩的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为有更多的自由攀登时间在经济上牺牲了许多。
       到今天有人问我到底是属于哪个协会或俱乐部,我会老实说我不知道,因为我已经跟好多人在一起活动过。我发觉到我的背景事实上帮了我许多——交了更多的朋友,有了更多的经验,比我只留在单纯俱乐部还更多。几年来我寻找搭档的心得如下:去哪里找搭档?常去的俱乐部,攀登的地方或是网络上。其实好友就在身边,和你认识的人详谈,这些人也许在你爬5.5时帮你保护;或是资深的攀爬者愿意带你去爬其他路线——假如你达到他们的要求,或被他们认同。这些人比你了解得多,能够给你更多指点,并且省却很多麻烦和意外。通常你攀爬他们想爬的路线,只要跟攀就能学到很多经验。尤其对传统先锋攀登者,在这方面经验和攀登技巧,比运动攀登能力和爆发力更重要,阿尔卑斯式攀登也是这样。
       主动伸出友谊的手。伊福斯是我在法国学习攀冰时的同学,成功瑞士期货商人,他的父亲Raymond Lambert是著名高山向导,1952年差一点成为第一位登顶珠峰的人。2001年经过我的牵线,伊福斯和欧阳台生攀登了麦金利峰。很多去过优胜美地或是欧洲、泰国的国人,常说在国外和外国人交朋友是多么容易,外国人经常会主动打招呼。他们去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当地山友或岩友。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我觉得和文化背景有关系,中国人整体来讲,对熟人,圈内人都会很友善,但是对陌生人觉得不需要注意。在国外,国人被迫改变平常的习惯,入境随俗,但是回国后防线又自动合拢了。
       每个讲座或会议,同样类型的人常会聚在一起,但绝不能坐在陌生人旁边而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其实从名单上了解认识每一位人是重要的课题。下次你去人工岩场时不要只看岩壁,看看有没有你欣赏的人,或是一位你觉得来电的人能够搭档,也可能是一个和你处在同一水平的陌生人。在美国的社交派对中,你自己一个人坐着没人会过来和你讲话,你必须要主动去认识新人,除非你把“正在找搭档”的大字写在额头上,否则没有人会主动过来。勇敢积极一点,你只需要花一分钟握个手、点个头,来交一个一辈子的新朋友。
       攀冰/攀岩是个高、专、精、小的运动,不止需要胆大心细,敏捷准确,精良的装备更是生命的保障。你不需要花钱参加昂贵的俱乐部,网络上免费信息唾手可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欧美,搭档局限于各自的家庭、时间、经济等不利因素,但他们积极想办法上网寻找新的搭档来完成新目标。因文化习惯不同,每到一个新地方,外国人总会上论坛或留言板看看能否找到搭档。国人要勇敢一点,为了更多的美景而结组结伴团结奋斗,把你寻找搭档的广告登在网上,把你的目标讲清楚,找到理想的绳伴,陪你完成目标,攀登你想要的梦幻路线。
       有时候很难去找个目标兴趣完全一致的人。世上有太多的其他运动会占去你伙伴的时间,而且不要忘记他可能会有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惟一的解决方式是找几个不同的伙伴,一个登山,另一个攀岩,还有一个攀冰。这时候,你必须要为别人着想,虽然有时某个搭档不能参与活动,但是他们对你找另一个人可能会嫉妒吃醋。要记得是婚姻不是一夜情,这时最好双方能互相沟通。
       当你找到某个人,选你们必须要一起活动一段时间,才能彼此了解认识。你必须要观察和对方合不合适。搭档的理想状态如下:第一,你们有没有良好的默契或“来电”;第二,你们有没有相同的目标,第三,他愿不愿意和你花同样心血来达到目标,第四,他有没有足够的体力和技术与你配合,第五,他有没有或是愿意去想办法取得良好的装备,第六,他有没有和您相同的价值观。
       第一,通常在见面第一分钟就决定你们两个以后还会不会合作。我很难跟你说要如何去判断两个人如何合拍,通常外观和性别有很大影响,原因有上千种,自己的感觉最重要,但是重点是你们两个相处时是不是能够放轻松并感到舒适,因为你们两个以后必须要同时忍受冷热饥饿和恐惧,遇到每一种精神和体力上的挑战时还能够跟对方开玩笑激励对方。你们加起来等于三还是一减一等于零?
       第二,相同的目标。当你们看到雪山或大岩壁照片会同时兴奋,然后和对方计划如何去。假如你们能够分享同一个梦想,共同的欲望和动力能够产生很强烈的共鸣使你们更接近,增加双方的感情。有另一个人能够帮你分担压力,能够让你更成熟地面对挑战需要的准备。有同样梦想并不意味两人愿意在同等情况下来达到目标。当帐篷外是零下十度时,你们是否都渴望在凌晨三点钟起床,以便你能够早点出发踏上良好的冰雪况路线;或者都愿意背着35公斤的背包走15公里去爬1 00米的岩壁;也可能是为了来年能去泰国,愿意从现在到那时花每分每秒来存每一毛钱,并且专攻大岩壁技术以便到时候不会白跑一趟?
       第三,很多时候两个伙伴会失败,因为他们不同意如何去达到一个目的。有一个人愿意每天跑五公里山路来增强肺活量,但是另外一个人觉得可能偶尔去抱石就已经足够来爬一条多绳距路线。你们必须要决定一个共同的计划,没有这个计划而分开训练的话,对于你们之间的感情很少有帮助,最后这个合作关系和感情会中止。我有一个朋友,我很欣赏他的攀岩技巧,并且想跟他爬很多路线,但是因为他太有天分(太懒)不想训练,我无法说服他加入我平时的训练计划里,我个人觉得是很大的遗憾,因为我认为他有很多潜力,并自问我对他是否太严格。我又问我自己,假如我把我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他身上的话,当我没有达到我的目的,是他的错还是我的错?我对他的期望降低,最后你还是要为自己的决定而负责任。当你对你的朋友批评的时候,你也得检讨自己是否达到了他们的要求。
       第四,体能和技术。最理想的方式是两人体能都好,技术上全方位,什么都不担心,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的搭档,攀岩好但可能一辈子没见过雪,或是已经爬过7000米的山,却不知道怎么在没有扁带的情况下去设立保护站。在和新搭档攀爬时,不管双方有多少经验,你必须和对方确定双方到底知道多少,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当有人和你说他有多年经验不需要给你示范他的能力,这些“老鸟”就是你必须要担心的人,因为假如他在一个阿尔卑斯环境里真有多年经验,他一定清楚全部可能发生的意外,在一个攀爬上有可能产生的变量,然后会比一个菜鸟更小心十倍。当我每次和一个新人攀爬时,在打八字结和绳索下降时,我总是会面对他。每次当我先锋完毕,我总是会问我的搭档觉得保护点架设得怎么样?当你和个新搭档攀爬时,仔细看他做每一个动作,但是你也必须要给他看。在安全面前没有什么面子问题,检查,检查,再检查。
       体能上他是不是足够强壮,能背负一半的器材,或者要求你必须同时背负绳子和装备,而他只背自己的装备?在高海拔攀登时,他是否愿意在松雪里开路时尽他本分?或是他一路上躲在你后面?假如你研究一些登山活动案例,许多勾心斗角的内幕来自于分工不均,许多次很多聪明的队员,完全拒绝参与早期开路的工作,所以他们能够为登顶而保留实力。这个对大家公平吗?体能上,有时候你必须要和伙伴互相良性竞争,因为这样你才会知道对方的实力。假设一条很长的路线,但是他在五年之内都没有上过高海拔,或者气温非常低时他无法忍受极端的气候,也可能他在以往动过手术影响了体能。在你决定去爬某一条路线前,你必须要知道对方到底能忍耐到什么程度;或是他对登山观念有其他想法——假设去攀登一座8000米高峰,他每晚必须吃一只鸡来滋补,而你却只靠苹果面包就能撑两天,这将会影响到你们的机会。你愈了解对方的极限,你将会变得更聪明,当你们选择路线时,你们能够成功的机会就会更高。最理想的状况是一个人在攀岩上厉害,另一个在冰壁上利索,碰到哪种地形由最适合的人先锋,这种攀爬方式需要两人互相间很大的包容和了解,但是攀爬者必须知道在这时不应该有互相的竞争和猜忌,当他们绑在同一条绳子上时已不是两个人,而是生命共同体。
       第五,装备和资源。两个人出发时,必须要有同样的装备与资源,假如两人差异太多,会影响队伍行进的安全。假如你穿最新的Gore-Tex盔甲,拿技术冰镐,穿着尖锐牢固的冰爪,完全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但是,你的搭档只穿一件雨衣和全棉内衣,戴着毛线帽 用一支钝的木头冰镐,脚下是一双简易冰爪——你们真的是搭档吗?假如说你选择和另一个人攀爬,不管他用什么样的装备,最后都会影响到你的表现,所以你最好确定他和你的装备是相同的水平。假如他没有能力花钱买好装备的话帮助他。用心照顾你的搭档,因为你的生命需要他保护。
       第六,他有没有跟你一样的人生价值观?你的伙伴对生命重不重视,他成不成熟,对生死够不够了解?这也许听起来很奇怪,但是这跟人的经验有很大关系。他知不知道这个山有多险恶,攀登时需要的决心,或失败下场会是什么样?我一直不断地听到死亡事故,看到国外攀登杂志里拍到的山难遗体,直到最后一个自己认识的老师在攀登中遇难,我才了解亲友的伤痛和生命的可贵。生命是多么渺小多么脆弱。我珍惜生命超过任何其他事情,而我只愿意去挑战一条路线,假如我确定自己和伙伴的能力,能够在最艰困的环境下达成目的。我不怕承认被打败也不怕下撤,因为我知道每次都会学到新的经验,我把一个个毛病改过来,然后不要把我犯的错怪到别人头上,所以最后我能够和许多人相处,尽量对每一个人都公平。同样的性质在同伴里很难找到,每个人的教育背景都不太一样。在人工岩场时,这种事情通常大家不会在乎,你只要离开五分钟,找另一个人去爬就好了。假如你和伙伴在高山上被困于暴风雪中,连续两周挤在一个帐篷里,这一种心灵上的成熟,你们之间能够决定生死。在山里如何去跟别人相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结论是患难见真情,你们是不是能开阔心胸互相信任?这个一定要从头开始。假如在大太阳底下,在一个靠近市区的天然岩场,你们都穿着短裤吃西瓜的时候还是不能养成习惯跟对方讲实话,那么当你们两个在高山上零下十五度的暴风雪里,想横切一个雪深及腰又随时都会雪崩的山沟时,事情不可能会变得更好。每个人性的丑恶都会在压力下被赤裸裸地释放。对自己要真实对伙伴也要忠实。
       有时候,一个友谊会持续下去,因为两人都想爬同一条路线,登同一座山。有相同目标后吃同样的苦,能够刺激对方更加卖力地训练。找个和你一样饥渴的人,和他合作配合。
       我以前有个伙伴,在一个阿尔卑斯北壁上,我会把生命交给他来保管,但是有时候在训练时他的情绪变化非常大,你永远不知道他每次出现时高兴还是沮丧,生气还是冷漠,有时候他躲得远速的,而且从不打电话,我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所以在他情绪低潮时候我会尊重他,然后离他远一点。另一个伙伴,有一屋子的最新装备,但是因为工作关系过度发福,又不愿意去好好训练,他期待冬天来时会一切OK,我只能在他心情好时把他拉出去爬一些简单路线,我尽量想办法跟不同人配合,假如我发现不能帮他去弥补弱点时,最好不要去尝试路线。
       当你对你的搭档有那么多批评时,你必须从他的眼睛里看自己,或许你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也许你缺乏他的经验,体力或技术,你愿不愿意修正你的弱点,就像你希望他把他的弱点改过?我对自己在冰壁很有信心,因为我知道我所受过的训练是多于大部分国内好手,而从我以往的经验,我知道我能先锋很多不同的冰雪地形,但是在岩壁上我的能力太差。我知道在朋友的眼前这是很大的缺点,我这几年每周都刻苦训练提高。我不想让他们失望,比如说我在绳索操作上和交替先锋时浪费太多时间。对你自己要像你对别人一样,冷静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他们的生命全都在你的手里,假如说你洞悉自己的能力,并且把你的弱点改过来的话,所有的人都会信赖你。
       分享生命中的好事情 —— 假如搭档想买一副冰爪,但没那么多钱我先帮他垫上,因为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一起攀爬。当我去法国沙木尼看到某项新的装备,我会马上打电话问有没有人需要。所有的攀登资料都与伙伴们分享,因为我希望他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点。假如你能把你生命中的资源和对方分享,你将会有一个感情很深的结组。你有什么别人没有的?因为在山区里只有你跟他。
       生命中不只攀爬。最后你会发现,你不只是找一个搭档而已,而是找一个最好的朋友,有人能够跟你分享生命中的酸甜苦辣。在十几年后有人和你一起回忆在某个北壁上的冰雪沟里发生的事情。当我们攀登路线的时候,有些最困难的部分只能够留在我们的心里,因为那是我们私人的感觉。山让我们的心胸更开朗,视野更开阔,让我们能够更亲近别人。比如说第一次起演练滑坠制动,第一次结组攀爬长路线,和好朋友一起爬上第一条5.12a或是一起拍一张登顶照片……这些全部都是生命中的宝贵时刻,让我们陶醉在这些回忆里。

What makes the mountains so special?
是什么能够让山变得很特殊,值得我们去亲近?是因为人的关系。
Is the people——people make the mountains special。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那么爱山,而且一次次和我们的朋友一起回到它的怀抱。

平错 发表于 2010-8-23 10:27

兄弟很重要

小鼻涕 发表于 2010-9-4 01:57

一夜情 是最不需要团队精神的一件事情 适合生活中不太合群的人们
但终究一天 会结婚的
结婚的人也会偶尔来次一夜情 ^_^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睿】运动攀登是一夜情阿尔卑斯式攀登是老式婚姻